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威廉·燕卜荪传 第1卷 在名流中间

威廉·燕卜荪传 第1卷 在名流中间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作者: (英)约翰·哈芬登
  • 出版日期: 2016-04-01
  • 商品条码: 978751357201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720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威廉·燕卜荪是英国有名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诗人。虽然他的诗人生涯令人遗憾地短暂,但是他的诗歌表现出迷人的情感和技巧,发出了影响一代人的地震波,甚至今天都仍然给人以新意。他在大学阶段撰写的《复义七型》被视为文学批评目前里程碑式的著作,给他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燕卜荪开创了英语界的现代文学批评。他也成为了文化上的“第五纵队”成员,挑战生活和文学的陈规窠臼。“他是学者,但又有一般学者所无的特殊的敏感和想象力。这是因为,他又是一个诗人。”(王佐良语)这样一位集多面于一身的奇才于1937―1939年、1947―1952年两度来中国任教,对中国表现出了极大的善意。其间他与中国师生同甘苦共患难,造就了一大批英国文学研究者和许多诗人,贡献良多。
燕卜荪洋溢着激情的世界意识,以及他的人文主义精神、战斗精神和聪明才智,都可以在关于他非凡人生的传记——约翰·哈芬登著的《威廉·燕卜荪传》中找到证据。
作者简介
约翰·哈芬登,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英国文学教授,英国科学院院士,皇家文学学会院士。他的著作包括两卷本燕卜荪传记,以及《约翰·贝里曼传》、《W.H.奥登:批判传统》、《观点:诗人谈》和《小说家访谈》。
目录
缩略表
威廉·燕卜荪年谱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血脉传承:理查德·燕卜荪爵士,威廉教授和约翰·亨利
第三章 “一个可怕的小男孩,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第四章 “猫头鹰燕卜荪”
第五章 “我说话太多吗?我想知道?
第六章 “燕卜荪先生的表演极为称职”:多面学者
第七章 “他的在场迷住了我们所有人”:《实验》杂志圈
第八章 《复义七型》的写作:影响和诚实
第九章 “那些特殊的罪恶”:危机、开除和后果
第十章 《复义七型》:批评与接受
第十一章 东京磨难
第十二章 《诗歌》1935
第十三章 替罪羊与牺牲品:《田园诗的几种变体》
第十四章 “等待结局,小伙们”:政治、诗人与大众观察
第十五章 露营:中国,1937-1938
第十六章 “野蛮的生活,跳蚤和炸弹”:中国,1938-1939
第十七章 后记
附录:其他有名先辈
索引
译后记
摘要
    令人吃惊的是,遗嘱关于这些土地所设置的条款有效期为二百年,因为1882年的《定居土地法》的一个主要后果就是取消了“将土地保留在家庭内部”的观念:现任的终身佃户可以处理其地产,如果他认为从经济上考虑这么做是明智的。亚瑟?雷金纳德起草他的遗嘱时,肯定感到他在纠正过去的错误:他所寻求的是保障庄同未来的繁荣,同时他也在保护他所有的继承人――他所有的已经出生和仍未出生的子孙(以及他们的配偶)――以避免继承权成为令人讨厌的事情。然而,如果他的计划是保护子孙,避免产生嫉妒感和不公正地被排除的情况,同样他也在通过遗嘱将他们捆绑在庄园的土地上,因为遗嘱规定利益共享,同时促进共同所用权。毫无疑问,亚瑟?雷金纳德?燕卜荪的主要动机是无懈可击的:他构想的遗嘱是为了他的子女、子女的子女的利益,因为所有人都与该土地有利害关系。但是企图为二百年后的未来制定法令似乎有一点阴险,甚至有一点傲慢。(1882年通过的《定居土地法》实际上是一段农业萧条时期的结果,但是它却有一点维多利亚式自信的味道。)很清楚,即便是他希望规定他的子孙将在土地中拥有共同利益,亚瑟?雷金纳德仍然是他的祖辈的真正儿子,因为他不能真正面对约克弗利特庄园落入外人之手的想法。
    这一点在遗嘱中的一个条款中看得很好清楚:它规定每一个人,不得例外,如果“成为拥有此项地产或者获得其租金和利润的终身佃户或者男性继承权佃户或者购买继承权佃户”都将“使用和拥有燕卜荪的姓名和族徽”(他并不知道他自己都无权拥有那个族徽)。如果有人有权成为佃户,但在一年内拒绝或者没有使用该姓名,他们的权利即被放弃:“该地产将由继承权顺序的下一个人继承”――此情况将被视为“那人已经死亡或者没有子嗣”;对于出生时拥有该姓名但后来放弃的情况相同。在家族姓名延续问题上如此不妥协的姿态显示了一定程度的自豪――个人的自豪感,以及对自我在社区中地位的自豪感,这样的自豪感对于居住在约克弗利特那几代动荡的燕卜荪族人来说,很难说还在拥有。用一个新造的词来说,亚瑟?雷金纳德一定是随了他的父亲。但是这个问题主要还是一个自尊的问题:例如,好像是因为他的典型的自傲,他才决意要将他的财产和个人物品全部遗传给他亲生的儿女。他似乎很好不愿意给其他人留下任何财物。他只简单地留给当时仍然未婚的姐姐玛格丽特一百英镑(他三个姐姐中很小的一个于1908年12月去世,即遗嘱签字前的一个月),他留给他的第二表兄查尔斯?威廉(Charles William)的数量一样(十年之后,威廉将仍然很体面地将他的财产,包括布莱克托夫特农庄,赠给了他在约克郡的表亲们);同样数量的钱留给了他的遗产执行人――他的表弟威尔特郡哈瑟姆庄园(Hartham Park)的准男爵,约翰.波恩德.迪克森一波恩德(John Poynder Dickson―Poynder)爵士和约克郡斯托克顿庄园(Stockton Hall)的乔治?威廉?劳埃德(George WilliamLloyd)――报答他们见证遗嘱,并接受委托。而且,他似乎不愿承认在道义上他应该对侄女玛丽亚.爱丽丝有所回报,玛丽亚是他已故兄长的孩子(他在遗嘱上签字时仅仅四十岁),因为他仅仅留给她同样不值一提的一百英镑――一个侮辱性的姿态,一笔小费。正如威廉?燕卜荪多年后所说,当他看到他父亲繁琐的遗嘱时,“爱丽丝一定会因为只得到一百英镑而怒不可遏”。其实,他父亲的意图肯定不是想要逃避家庭核心成员以外的其他人可能对庄园财产份额的索求,而是想要尽可能多地将庄园留给自己的子女――就像任何一个好父亲希望的那样。尽管如此,威廉还是不无道理地感到他父亲对已经疏远的侄女过于刻薄。
    P47-4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