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姚明传奇

姚明传奇

  • 字数: 30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沈世豪
  • 出版日期: 2016-06-01
  • 商品条码: 978756156077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4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沈世豪教授所著的《姚明传奇》是一部写“小人物”大精神的好书。作者用他那特有的浓郁细腻优美的散文笔调描绘一个“小人物”具有传奇色彩的创业之路,挖掘出姚明织带饰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姚明身上极具时代特色的大精神。这确实是一本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好书。
作者简介
沈世豪,知名作家、教授、中国作协会员。196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曾任厦门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现为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教授。著有《亚细亚的太阳》《中国有个》《陈景润》《山村蒙太奇》《海峡同心圆》《大嶝一寸土》等20部长篇作品。在全国各级报刊正式发表的论文、作品1000余篇。所撰稿的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以及省市级电视台播出的近30部。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是福建省很好专家、厦门市拔尖人才。作品曾获全国第四届“五个一工程”奖、第十一届中国图书奖、第五届全国很好青年读物一等奖和二等奖。
目录
小引
第一章 初出茅庐
小试牛刀
走何厝
丝带情缘
独立办厂
第一章 东山再起
路在脚下
发现“辰峰”
两个朋友
一路凯歌
第三章 进军厦门
选择集北
大跨越的2005年
思维模式
事情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第四章 信息化建设
透明的鱼缸
艰难跋涉
更上一层楼
不寻常的庆功宴
第五章 创意就是震撼
大库存模式
焕然一新:从6S开始
牛鼻子:绩效工资改革
当机立断
第六章 惊心动魄的“双反”之战
晴天霹雳
毫不含糊
美国人并不可怕
最后一张发票
第七章 姚明旋风
走进央视
做客凤凰网
理论并非总是灰色的
呼啸前进
第八章 到印度办厂
选择佛国
迷人的瑞蓓丝
飞过天空
从丝绸之路吹来的风
第九章 姚明PK姚明
一座大山移过来
姓名没有霸权
针尖对麦芒
太阳终于出来了
第十章 文化情怀
姚明之梦
同是一家人
大爱如海
溢光流彩丝文化
第十一章 取胜之道
顶层设计
人才战略
创新意识和精神
科技力量
第十二章 回报社会
故园情结
母校情怀
换一种思路
关键是精神
第十三章 天外有天
殊荣:最杰出领导能力奖
品牌、品牌
走进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
敢问路在何方
尾声:谱写新的传奇:“姚明丝生活”
后记
摘要
    1989年7月,姚明大学毕业,走出校园。
    好看好的青春年华,永远遗落在芙蓉湖畔了。在背起行囊离开厦门大学的时刻,一种莫名的忧伤和惆怅如淡淡的雾,萦绕心头。
    此行何去?
    去当公务员吗?当时,对许多大学生来说,这是上乘的选择。且不说公务员旱涝保收,而且,在俗世中,你只要有一点小小的权力,人们就要求你,虽不一定如今天揭发出来的“老虎”“苍蝇”那样,疯狂地搞权力寻租,但在世人的眼中,你只要进入政府权力层、管理层的官场,你的人生就如进入保险箱,至少衣食无忧,如果运气好,还可以步步高升,实现你梦寐以求的人生价值。
    姚明为什么不选择这一年轻人趋之若鹜的理想呢?
    姚明在大学里读过马克思的《资本论》,一本比砖头还要厚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经典之作,姚明清楚地记得,学富五车的教授说过,马克思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的奥秘并将它公之于众,这是他的伟大贡献。人们往往忽略了,马克思的《资本论》中还有一个重大的发现,那就是资本的占有和垄断,同样是造成社会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极为重要的原因。马克思主义学说犹如高山大海,太高太深,在中国当一个很好的公务员,必须通晓这一学说。姚明感觉自己不大适合,因此,对这一选项,他并不考虑。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姚明感觉到,人贵有自知之明。虽然,厦大校友在厦门政界的很多,姚明想进入政界,并非没有希望。但务实的他,明白自己的短处――他是个实诚之人,天生不会讲奉承话,更鄙夷拍马屁之徒。他太正直,虽然不能遑论其时官场的这些弊病,但他本能地认识到,凭他的性格,不适宜因种种原因而造成的官场的特殊氛围。更何况,世俗日,“朝中无人莫当官”。
    已经接受了现代新思想、新思潮的他,虽然并不接近相信这一古训,但他心里很清楚,他的家庭和家族,虽然不乏在政界工作的人们,但他们皆如他一样,是正派之辈,他不想麻烦他们因此而苟私情,提携自己。他认为,这样做,对他是一种无法容忍甚至宽容的耻辱。
    堂堂七尺男儿,应当仗剑闯天下,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他喜欢实业。大四时候的租书,对他是一次试炼,他相信自己的商业敏感和驾驭商界风云的能力,人们常说,商场如战场,熟读中外经济理论的他,很想做的事情,就是运用这些瑰丽的理论成果,在经济界搏击风云,书写辉煌的篇章。
    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翻天覆地的经济大变革,造就了一批批经济界的弄潮儿,他们一个个粉墨登场,往往黯然退出,昙花一现的戏剧上演得太多了,是文化上的短板所致,还是中国社会变革时期各种思潮、各种社会力量相互冲撞的结果?尚在求学时期的姚明,就认真思考过这一复杂而奇特的社会现象。要想搞实业,当时很保险的是进入大型的国营企业,这种体制内的企业,因为有政府作为坚实的靠山,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往往具有特殊的优势。中国什么权力优选,显然,政府的权力优选。厦门不乏航母一样的大型国企,如建发集团、路桥集团,这些集团中还有不少他熟悉的厦大校友,要进这些驰名的国企也不难。但姚明的看法却和人们不大一样,并非瞧不起这些实力雄厚而且可以在商海中进行集团冲锋陷阵的大型国企,而是那行政化、体制化的运作和管理模式,并不适合他的情趣和追求。
    姚明崇尚独立自由开拓天地和未来的实业。因此姚明在厦大就读的是当时很热门的企业管理专业,于是,大学毕业后,他青睐当时人们尚不看好却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的民营企业。
    P12-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