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近代建筑史

中国近代建筑史

  • 字数: 763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作者: 赖德霖,伍江,徐苏斌 主编
  • 出版日期: 2016-06-01
  • 商品条码: 978711219365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11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1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赖德霖、伍江、徐苏斌主编的《多元探索——民国早期各地的现代化及中国建筑科学的发展(精)》主要内容为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城市和建筑的现代化探索及中国建筑科学的发展。具体包括帝制终结和国家权力重建过程中的中国城市与建筑和中国建筑业与建筑学的现代化。前者涉及的地区有北洋政府的政治中心北京、国民党人主持建设的广州,奉系军阀经营的东北,以及其他主要地方势力和外国势力的中心所在。后者则体现在土木工学和建筑学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出现、建筑留学、多层次和多渠道办学、中国土木工程师、建筑师和营造厂专业组织的建立与1936年中国建筑博览会的开办,以及专业期刊与大众媒体对建筑发展的促进。这些内容反映了民国早期中国各地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多元化探索,也展现了中国建筑科学在外来影响下逐渐形成并逐渐成熟的过程。
作者简介
赖德霖,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以及美国芝加哥大学中国美术史专业博士,美国路易维尔大学美术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建筑与城市。曾主编《近代哲匠录:中国近代重要建筑师、建筑事务所名录》(2006),并著有《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2007)、《解读建筑》(2009)、《中国建筑革命》(中国台湾地区版,2011)(2012年中国大陆版改名为《民国礼制建筑与中山纪念》)、《走进建筑走进建筑史——赖德霖自选集》(2012)。
目录
第五章帝制终结和国家权力重建过程中的中国城市与建筑(1912-1927年)
第一节北洋时期的北京
一、京都市政公所与北洋政府时期北京的城市发展与管理体制变革(1912一1928年)
二、北洋时期北京建筑的发展
第二节国民党与广州
一、革命纪念物
二、拆城筑路与市政改良
三、骑楼城市与骑楼建筑
四、现代中国风格的创建与重塑城市空间的努力
第三节奉系军阀与东三省:沈阳
一、沈阳建筑近代化的政治背景和经济条件
二、沈阳近代的城市区域
三、老城区——传统堡垒中的建筑蜕变
四、从张氏帅府看沈阳近代建筑的演进
五、商埠地——多元殖民势力的分享区
第四节西南地区重庆和贵阳的现代化
一、四川军阀主政时期重庆的市政建设实践
二、20世纪前期的贵阳
第五节北洋政府时期的武汉
一、工商业的恢复
二、民间自治团体资助的建设
三、民族工商业建筑
四、西方列强的“文化租界”
五、武汉居住建筑发展概略
第六节清末与民国初年地方自治时期的杭州(1896-1927年)
一、日本租界与通商场建设(1896年)
二、伴随着铁路开通的城内近代化改造(1906-1909年)
三、清末咨议局“拟就旗营空地兴辟市场草案”(1909年)
四、建设湖滨新市场(1914年)
五、西湖环湖马路与博览会建设(1920年代)
第七节厦门和漳州的现代化发展
一、厦门(1920-1930年代)
二、漳州近代城市建设的影响
三、闽南商业街道改造与骑楼建设
第八节民间建筑的现代表达
一、海外华侨与闽南侨乡近代化
二、广东五邑侨乡与民间建筑的现代表达
第九节外国租界和租借地的发展
一、成熟期的汉口租界(1900-1938年)
二、哈尔滨近代建筑艺术特色(后期)
三、天津九国租界的发展(1912-1927年)
四、巴洛克建筑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第六章中国建筑业与建筑学的现代化(1905-1937年)
第一节中国现代土木工程教育的发展与建筑技术学科的现代化
一、伴随中国现代化而迅速发展的土木工程教育
二、土木工学教育实例
三、中国现代土木工学教育对建筑教育的影响
第二节中国建筑留学与中国高等建筑教育的滥觞
一、中国建筑留学
二、中国高等建筑教育的滥觞
第三节多层次、多渠道建筑办学局面的形成及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系
一、多层次、多渠道建筑办学局面的形成
二、外国在华所办建筑教育——以“俄式”教学为主导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早期建筑教育为例
第四节美国对中国近代建筑教育的影响
一、1920-1940年代美国建筑教育概况及其对中国留学生的影响
二、美国影响下中国早期学院派建筑教育体系的创立
三、学院派建筑设计教学特点及其在中国的引入
第五节中国土木工程师、建筑师和上海营造厂的专业组织的建立与1936年中国建筑展览会
一、土木工程师的行业组织
二、从鲁班殿到上海市建筑协会——上海营造业组织的变化
三、上海建筑师学会和中国建筑师学会
四、建筑技师公会
五、1936年中国建筑展览会
第六节专业期刊与大众媒体对建筑发展的促进
一、大众媒体对建筑的报道及其影响
二、专业期刊及其对建筑发展的推动
索引
参考文献
主编及作者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