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环游宇宙星系/空间和时间的综合体

环游宇宙星系/空间和时间的综合体

  • 字数: 18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吉林摄影出版社
  • 作者: 姜廷午
  • 出版日期: 2016-09-01
  • 商品条码: 9787549816309
  • 版次: 1
  • 页数: 183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人们对神秘的太空一直都很向往,尤其是青少年,更是对探索和了解太空充满了兴趣。姜廷午编写的《环游宇宙星系》以青少年的兴趣为编写出发点,从宇宙的产生、太空世界的物质、奇特的宇宙空间和现象、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之旅、未来的太空建设等方面切入,为阅读者展示了一个充满魅力的太空世界,使青少年在生动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中,找到置身太空的感觉。
目录
走近宇宙
广袤无垠的宇宙
宇宙的起源在哪里
人类探索宇宙的天文台
灿烂而稍瞬即逝的彗星
宇宙空间的观测仪
射电望远镜
星图和星表
穿越星球靠什么
自己存有燃料的火箭
人造的地球卫星
冲向太空的宇宙飞船
从事科研任务的空间站
航天飞机穿越星球
月球上的漫步
走近月球
坑坑洼洼的月球表面
旋转的月球
月食是一种奇妙现象
月海是怎么回事
月球体内也存在“肿瘤”
月面上存在美丽的辐射纹
人类第一次登月
太阳系家族的大哥大
太阳的巨大能量
太阳系是怎样形成的
太阳的光到底能发多久呢
日冕现象
了解色球层
日珥现象
爆发的太阳耀斑
太阳到底存在伴星吗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揭秘
距离太阳最近的水星
闪闪发光的金星
引人注目的火星
家喻户晓的木星
带有美丽光环的土星
用望远镜发现的天王星
被计算出来的海王星
矮行星
我与银河系的星座有个约会
银河系常识
银河系有哪些天体构成
北斗星
永远不动的北极星
北天星座
南、北天星座
黄道星座
河外星系理论的发展
星系的含义
星系有哪些类型
奇形怪状的“星云”
不断变化的宇宙
恒星会大爆炸吗
一种叫黑洞的天体
类星体有哪些特点
星系比作岛屿的无尽设想
摘要
    远古时代,人们对宇宙结构的认识处于十分幼稚的状态,人们通常按照自己的生活环境对宇宙的构造做出幼稚的推测。
    在我国西周时期,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人们提出的早期盖天说认为,天穹像一口锅,倒扣在平坦的大地上;后来又发展为后期盖天说,认为大地的形状也是拱形的。公元前7世纪,巴比伦人认为,天和地都是拱形的,大地被海洋所环绕,而其中央则是高山。古埃及人把宇宙想象成以天为盒盖、大地为盒底的大盒子,大地的中央则是尼罗河。古印度人想象圆盘形的大地负在几头大象上,而象则站在巨大的龟背上。公元前7世纪末,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大地是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圆盘,上面笼罩着拱形的天穹。
    *早认识到大地是球形的是古希腊人。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从美学观念出发,认为一切立体图形中*美的是球形,主张天体和我们所居住的大地都是球形的。古希腊有名的科学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才**次对大地是球形做出了论证。他观察天象,从月食时地球在月球上的投影等现象中,推断大地的形状为球形。直到1519~1522年,葡萄牙的麦哲伦率领探险队完成了**次环球航行后,地球是球形的观点才*终被证实。明朝末年,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来到我国,介绍了天文、地理、数学等科学知识,我国才出现“地球”这个译名。
    现代髓着测量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人造地球卫星的利用,测得的地球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6千米,两者相差为21千米。如果我们把这个庞大的地球,缩小制成一个直径1米的地球仪,赤道半径只比极半径长1毫米多,这点微小差别,在地球仪上是表示不出来的,所以我们使用的地球仪都还是正圆形的。
    关于地球的旋转,公元2世纪,托勒密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地心说。这一学说认为地球在宇宙的中央安然不动,月亮、太阳和诸行星以及*外层的恒星都在以不同速度绕着地球旋转。地心说曾在欧洲流传了1000多年。1543年,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认为太阳位于宇宙中心,而地球则是一颗沿圆形轨道绕太阳公转的普通星球。
    宇宙是如何起源的,这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奥妙。在很久以前,我国就有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
    相传,天地本来是黑暗混沌的一团,好像一个大鸡蛋。盘古就孕育在中间,过了一万八千年,突然山崩地裂一声巨响,大鸡蛋裂开了。其中一些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降变成为地,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混沌不分的天地被盘古分开了,他手托着天,脚踏着地。他发出的声音变成了隆隆的雷霆,他呼出的气变成了风云,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他的身躯和四肢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岳,他的血液变成了江河湖泊、筋脉变成了大陆、齿骨变成了矿物、皮毛变成了草木。
    传说虽然美丽,但终归是传说。科学家为了揭开宇宙起源之谜,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相继提出了星云说、稳恒态宇宙理论、大爆炸理论等假说。在这些形形色色的观点中,*被世人所接受的是大爆炸理论。
    1932年,比利时天文学家勒梅特首次提出了现代宇宙大爆炸理论。该理论认为宇宙在诞生前,所有的物质都高度密集在一个点上。这个点有着极高的温度,大概在150亿年前,它发生了大爆炸,碎片向四面八方散开。此后,物质开始向外大膨胀,先后诞生了星系团、星系、我们的银河系、恒星、太阳系、行星、卫星等,并生成了化学元素。今天,我们看见的和看不见的一切天体和宇宙物质,都是在这一演变过程中诞生的。
    人们又是怎样推测出这场宇宙大爆炸的呢?这就要依赖天文学家的观测和研究了。他们发现银河系附近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离我们越远的星系,飞奔的速度越快。对此,人们开始反思,如果把这些向四面八方远离的星系的运动倒过来看,它们可能当初是从同一源头发射出去的,这是不是就证明宇宙之初发生过一次难以想象的宇宙大爆炸呢?P4-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