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实施民生财政背景下的预算法治变革

实施民生财政背景下的预算法治变革

  • 字数: 22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 作者: 陈治 著
  • 出版日期: 2016-08-01
  • 商品条码: 978751189790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5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43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财政是“推进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围绕民生问题展开的社会利益整合与重建社会秩序的过程中,财政的意义不仅在于借助公共权力对社会资源进行重新分配,使原先在资源配置格局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社会民生领域获得资金保障,更在于改变国家的做事方式,改变国家治理制度。因而,在民生财政法治化建构过程中,结果取向的投入比例或者量化指标不是应考量的专享因素,而应同步推进有关个人财政权利保障、立法与行政财政权力重构、财政民主机制确立、财政问责与救济强化等治理要素的完善。这种将外在资源配置与内在权责配置、结果正义与程序正义有机结合的努力方向有赖于现代预算法治的支撑。包含资源分配、权责配置、结果导向与程序规范等诸多要素的预算法治体系可以在不同维度上,满足民生财政的法治化实施需求。陈治所著的《实施民生财政背景下的预算法治变革》旨在将民生财政与预算法治相关联,通过预算法治的完善建立兼具结果导向与程序正义、控制性与保障性并行的民生财政实施机制。
作者简介
陈治,1978年9月生,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在《法商研究》、《政法论坛》、《法制与社会发展》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要著作有:《福利供给变迁中的经济法功能研究》、《我国实施民生财政的法律保障机制研究》、《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财政法治热点问题研究》,《新农村建设中的经济法制创新研究》(合著)。参编“十二五”重量规划教材《竞争法》、全国法律硕士教材《经济法》等。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司法部和重庆市重大决策咨询项目,主持、主研其他省部级以上课题多项。
获中国法学会法学家论坛征文一等奖、重庆市很好博士学位论文、重庆市很好硕士学位论文等奖项。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民生财政与预算法治研究回顾
一、国内学界关于民生财政及预算法治研究概况:争鸣与反思
二、国外学界关于民生财政及预算法治研究概况:转换与深化
三、国内外关于民生财政与预算法治研究的小结
第二章 实施民生财政与预算法治变革的互动关联:挑战与回应
一、实施民生财政对预算法治变革提出的挑战
二、以《预算法》为中心的文本解读:对民生财政的立法回应及局限
三、基于民生财政的预算法治完善方向
第三章 实施民生财政背景下核心预算机构制度改革及预算法实现路径
一、核心预算机构法律制度的演化及其对实施民生财政的有限影响
二、核心预算机构法律制度变革的目标及面临的挑战
三、核心预算机构法律制度的改革方向
四、核心预算机构制度改革的预算法实现路径
第四章 实施民生财政背景下市场化支出方式的预算法规制
一、民生财政的支出方式及其市场化改革
二、市场化支出方式的运作特点及其预算规制难题
三、市场化支出方式的预算法规制路径
四、市场化支出方式的预算法规制完善
第五章 实施民生财政背景下预算民主机制的变迁与重塑
一、预算民主机制的演进及参与式预算的兴起
二、中国参与式预算的实践状况:两种预算民主机制的联结
三、联结两种预算民主机制面临的困境
四、完善两种预算民主联结机制的路径选择
第六章 实施民生财政背景下应急性支出的预算控制及其制度完善
一、民生财政应急性支出的界定及相关预算法律制度概况
二、民生财政应急性支出存在的预算失控问题
三、民生财政应急性支出控制的预算法路径
第七章 实施民生财政背景下预算问责法治变革
一、预算问责的界定及其制度现状
二、实施民生财政背景下预算问责的实践发展
三、强化预算问责的预算法改革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