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庸全鉴

中庸全鉴

  • 字数: 248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 作者: (战国)子思 著;东篱子 解译
  • 出版日期: 2016-08-01
  • 商品条码: 978751802648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7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传统文化之“经学”中“立天下之大本”的学问,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它虽然是《四书》中篇幅最小的一部,但却是其中最富意蕴、拥有理论和最见气象的著作,最能淋漓尽致地展现中国人的智慧和哲学洞见。
由战国时期的子思所著、东篱子翻译的这版《中庸全鉴(珍藏版)(精)》以《中庸》中的至理名言作导言,从处世和人生经验的角度出发,阐发了蕴藏其中的智慧,并以人生处世中的经典案例加以印证,帮助读者深化理解《中庸》这一传世经典所包含的智慧。
作者简介
东篱子,迟双明,男,笔名东篱子,1968年生,河北省邯郸市人。199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曾在邯郸钢铁公司任子弟中学教师、《邯钢报》编辑等。主要作品有:《首席执行官》(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年)、《诸葛亮日记》(九州出版社,2004年)、《边读边悟·菜根谭》(中国华侨出版社,2006)、《素书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等。
目录
第一章天命:天地之化奉于中和
1.秉承天命,天人合一
2.道不可离,君子慎独
3.要有“三省吾身”的态度
4.中、和是一切的根本
第二章时中: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1.做个坚守道德的君子
2.反中庸者是可怕的
3.去除内心的肆无忌惮
第三章鲜能:人生在世。都是有欲望的
1.中庸是优选的道德标准
2.孔子的中庸思想
3.人的欲望永远都不能满足
4.必须克服褊狭的劣根性
第四章行明:既无过之,亦无不及
1.万事都要讲究一个“度”
2.物壮则老,过犹不及
3.适度才是正确的选择
4.骄矜者无知,自知者智慧
第五章践行:积极宾践
1.中庸不是用来研究的
2.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
3.学以致用方显真智慧
第六章大知:大智慧者执两用中
1.执两用中是杰出的领导艺术
2.隐恶扬善,律人安人
3.扬长避短,以扬为主
4.多征询下属的意见
第七章子知:聪明反被聪明误
1.聪明并不等于高明
2.不要显得比别人聪明
3.鸡蛋不必硬碰石头
第八章服膺:中庸之道,服膺弗失
1.践行中庸需要内在的自觉性
2.时刻不放弃追求的目标
3.认识到错误就立即改正
第九章可均:白刃可蹈,中庸难得
1.中庸是很好性的标准
2.中庸之道与对症下药
第十章问强:精种力量的强最重娶
1.宽柔以教,不报无道
2.暴力不是明智的选择
3.与人为善,和而不流
4.坚持原则,保持气节
第十一章素隐:逻道而行,依乎中庸
1.欺世盗名者不得善终
2.半途而废者难以成功
3.不争不斗,不喜不厌
第十二章费隐:君子之道费而隐
1.中庸之道既易又难
2.努力摆脱一知半解
第十三章不远:君子之行,安然守正
1.道不远人,远人非道
2.以尊重人的原则去治理人
3.忠恕之道与中庸之道
4.庸德之行,庸言之谨
5.做人做事要收敛些
第十四章素伍:素位而行,反求其身
1.是什么角色就做好什么事
2.安守本分方得安享终生
3.上不陵下,下不援上
4.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5.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第十五章行远:行远自迩,登高自卑
1.有谦乃有容,有容方成广
2.认识自我,切忌虚夸
第十六章鬼神:道体物不可遗
1.道是无所不在的
2.内心的“诚”是关键
第十七章大德:大德者必受命
1.德行是一切伦理的基础
2.高贵的品德是一种财富
3.修德可以养生增寿
第十八章无忧:中庸而行,可以无忧
1.中庸道德价值的评判
2.对自己的修养和作为要谨慎
3.按礼制服丧也是孝道的体现
第十九章达孝:礼法制度是治国之本
1.用“孝”字影响别人
2.善于继承前人的志向
3.“礼”是不能错乱的
4.把“礼”上升为政治的合法性
第二十章问政:冶离理政的方法和原则
1.为政之要,在于得人
2.以自身的德行感召人才
3.治国之道,以仁为本
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5.勤奋必能通向成功
第二十一章诚明:自诚明,自明诚
1.诚是儒学的奠基性观念
2.诚和明是互相联系的
3“自诚明”与“自明诚”
第二十二章至诚:用至诚之心赢得至怒
1.君使臣以诚,臣事君以忠
2.用自己的真诚打动对方
第二十三章致曲:翼诚之人能化育万物
1.致曲的修养之道
2.由局部达到整体的诚
第二十四章前知:至诚者可预知未来
1.诚的优选境界有如神灵
2.先知来自于自身的修炼
第二十五章宜成:诚者自成,合内外之道
1.诚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
2.至诚必然是仁德
3.孔子祖述尧舜的内容
4.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第三十一章至圣:能“配天”的领导艺术
1.居上者要“临之以庄”
2.宽裕温柔,容纳万物
3.培养宽宏大量的胸怀
4.仪表言行要显得精明强干
第三十二章夭德:天下唯有德者居之
1.至诚之道的功用
2.“诚”是天人合一的联结点
第三十三章德化:弘扬德行的优选境界
1.君子之道不可急功近利
2.把民众培养成有德的君子
3.含而不露比暴跳如雷更有效
参者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