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可控的紧张:中日美之间的认知与误认知

可控的紧张:中日美之间的认知与误认知

  • 字数: 22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张云
  • 出版日期: 2016-04-01
  • 商品条码: 9787213069321
  • 版次: 1
  • 页数: 287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亚太地区在今后几十年会保持和平稳定,还是走向冲突乃至战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地区很重要的三个国家――中美日之间的互动。
《可控的紧张(中日美之间的认知与误认知)》作者张云用“认知”和“误认知”的分析框架,对中美口之间的相互认知及在此基础上的政策实践进行分析,有助于读者从庞大的信息量和瞬息变幻的具体事件中拨开云雾,把握本质。
作者简介
张云,先后获得北京大学法学(靠前政治)、早稻田大学靠前关系学博士学位,现任日本国立新?大学同际关系学副教授。曾任美国战略与靠前问题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麻省理工学院(MIT)靠前问题研究中心访问学者,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经济广报中心客座研究员,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靠前研究院(S.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客座资历研究员,北京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中国海洋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美日三边关系、亚太地区靠前关系、靠前关系理论等。出版学术专著三部(英文一部,中文两部)。在中、英、日文学术杂志如The Pacilic Review Harvard Asis Quarlerly等上发表论文多篇。新加坡《联合早报》专栏作家,开设有个人专栏《天下纵横》,就中美日关系、靠前关系等定期发表文章百余篇。
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  中日相互认知与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的再正常化
中日为什么建立不起来战略关系
中日关系的未来在于真正和解而非新的法律
美国对日外交的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中日关系中的“内压”大于“外压”
误认知的困境与中日关系之一――预设中国外
交革命性转变的危险性
误认知的困境与中日关系之二――预设日本已
经全面右倾化的危险性
中日相互定位再平衡的几种可能
中日关系未来定位:稳定的工作关系
日本的右倾究竟有多可怕
中日历史问题的症结
日本领土问题与中日关系未来
钓鱼岛危机中日本是如何对中国严重误判的
为什么经济制裁对日本不一定有效
中日经济外交竞争不应是“零和游戏”
亚投行参加问题上的中日关系
日本需要“向前看”的民族主义
中日首脑会谈要避免出现误判
日本若不积极融人东北亚和解进程将为时过晚
日本安全政策的新关键词:“积极的和平主义”
超越“国强必稳”的思维
第二部分  中美相互认知与中美关系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目标
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与中国的外交平衡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容正展雏形
中美新型关系与“新主义”
美国知识界对中国崛起认知的变迁和中美关系
亚太地区安全的“美国威胁论”
美国新亚太安全战略新在何处
美国战略重心并未东移亚洲
中国版“重返亚洲”与中美关系
全球实力转移并没有实质发生
朝鲜核问题: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第一块试金石
拜登东亚三国之行的意义
中国为何不急于设立南海防空识别区
网络安全不应重蹈军事安全困境的覆辙
第三部分  日美相互认知与日美关系
日美同盟“强化”背后的日美博弈
为什么日本右翼势力的民族主义主要矛头是美国
美国是否还能“管住”日本
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实质是日美博弈而非中日问题
靖国神社问题不大会对日美同盟构成结构性影响
围绕东海防空识别区的美日博弈
日本为什么要修改集体自卫权的宪法解释
新《防卫大纲》与日本的安全政策
正常国家与正常同盟之路――日本解禁集体
自卫权与中美日三边关系
第四部分  中美日三边视角下的国际关系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背景下的中美日三边关系
中美对日认知鸿沟与中美日三边关系
中美日问的游戏:理性的威慑与非理性的后果
中日关系紧张背后的美国战略计算
美国与中日历史问题
日本在中美日三边关系中的定位
日本新安保法案与中美日三边关系
中美日的“准冷战”及其影响
东亚“无极化”的未来会怎样
中美战略博弈与美国亚太同盟的未来
结束语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