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固体酸催化

固体酸催化

  • 字数: 444千字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日)服部英,(日)小野嘉夫 著;高滋,乐英红,华伟明 译
  • 出版日期: 2016-05-01
  • 商品条码: 978730912241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9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固体酸催化》是《固体碱催化》一书的姐妹篇,全书共有六章,系统地介绍了固体酸催化剂的种类、合成方法、表征方法、制备和性质、作用原理,以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以便让靠前的读者更好地了解固体酸催化剂的基础知识、实际应用及近期新进展。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引言
1.1固体酸催化剂的类型
1.2固体酸催化的优点
1.3固体酸催化历史概述
1.3.1固体酸催化的开端
1.3.2“固体酸催化”概念的建立
1.3.3固体酸催化剂及其工业应用的进展
1.4前景
参考文献
第二章固体酸催化
2.1酸和碱的定义
2.2表面酸位
2.2.1Bronsted酸位来历
2.2.2Lewis酸位来历
2.2.3Bronsted酸位和Lewis酸位的鉴别
2.3酸强度
2.3.1均相中HO酸性函数的定义
2.3.2固体表面酸位的HO尺度
2.3.3表面酸位的酸强度测定
2.4催化中酸位的作用
2.4.1烃类与Bronsted酸位的反应:碳阳离子的形成及其反应
2.4.1.1碳阳离子、碳鎓离子和碳正离子
2.4.1.2碳正离子的形成
2.4.1.3碳正离子的反应
2.4.1.4质子化的环丙烷中间体
2.4.1.5作为过渡态的碳正离子
2.4.2Bronsted酸位上醇和羰基化合物的反应
2.4.3Lewis酸位的催化作用
2.5双功能催化
2.5.1酸位和碱位双功能催化
2.5.2酸位和金属/金属阳离子双功能催化
2.5.2.1低碳烷烃骨架异构化
2.5.2.2低碳烷烃芳构化
2.5.2.3一步合成甲基异丁基酮
2.6孔径对催化的影响:择形选择性
2.6.1反应物选择性
2.6.2产物选择性
2.6.3过渡态选择性
2.6.4不同来源的孔径效应
参考文献
第三章固体酸催化剂的表征
3.1指示剂法
3.2氨程序升温脱附法
3.3碱性分子吸附量热法
3.3.1氨
3.3.2其他碱性分子
3.4红外光谱法(IR)
3.4.1吡啶吸附红外光谱
3.4.2氨吸附红外光谱
3.4.3CO和N2吸附红外光谱
3.5核磁共振谱(NMR)
3.5.11HMASNMR
3.5.1.1化学位移
3.5.1.2酸性质子的流动性
3.5.231PMASNMR
3.6探针反应
3.6.1酸性和碱性
3.6.1.1丁烯异构化
3.6.1.2醇脱水和脱氢
3.6.1.3丙酮基丙酮环化
3.6.1.42—甲基—3—丁炔—2—醇反应
3.6.2Bronsted酸和Lewis酸
3.6.3Bronsted酸位强度
3.6.4中毒法测酸位数量和强度
3.6.5裂解反应活性测酸强度
参考文献
第四章固体酸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4.1沸石
4.1.1沸石作为固体酸催化剂的特点
4.1.2沸石的结构
4.1.3沸石及类似材料的命名
4.1.4沸石的合成
4.1.5沸石的酸性位
4.1.5.1质子型沸石的酸性OH基
4.1.5.2多价阳离子型沸石的酸性OH基
4.1.5.3可交换阳离子还原后形成的酸性OH基
4.1.6影响酸性OH基酸强度的因素
4.1.6.1Si/A1比
4.1.6.2同晶取代
4.1.6.3沸石结构
4.1.6.4沸石脱铝
4.1.7沸石骨架中金属阳离子的催化作用
4.1.8代表性沸石的结构和用途
4.1.8.1工业上重要的沸石
4.1.8.2有应用前景的沸石
4.2磷酸铝分子筛
4.2.1磷酸铝分子筛的结构
4.2.2MeAPO材料
4.2.3SAPO材料
4.3有序介孔材料
4.3.1有序介孔氧化硅的合成
4.3.2有序介孔材料中酸性的形成
4.3.2.1介孔氧化硅的催化作用
4.3.2.2介孔氧化硅结构中引入杂原子
4.3.2.3介孔氧化硅上产生Lewis酸位
4.3.2.4磺酸基功能化的介孔氧化硅
4.4杂多酸
4.4.1同多阴离子和杂多阴离子
4.4.2固体HPAs中质子的性能
4.4.3固体HPAs的准液相
4.4.4负载型杂多酸
4.4.5杂多酸Cs盐
4.4.6金属杂多酸盐的催化
4.4.7金属离子还原形成酸性位
4.4.8金属—杂多酸复合物催化剂的双功能催化
4.4.9杂多酸催化的反应
4.5粘土(蒙脱土和滑石粉)
4.6氧化铝和改性氧化铝
4.6.1氧化铝
4.6.1.1氧化铝的结构和制备
4.6.1.1.1传统方法制备η—Al2O3
4.6.1.1.2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铝
4.6.1.1.3介孔氧化铝
4.6.1.2氧化铝的表面性质
4.6.1.2.1OH基团的IR研究
4.6.1.2.2吸附CO的IR研究
4.6.1.2.3吸附CO2的IR研究
4.6.1.2.4吸附吡啶的IR研究
4.6.1.2.5吸附氨的IR研究
4.6.1.3催化性能
4.6.1.3.1醇脱水
4.6.1.3.2烯烃异构化
4.6.1.3.3H—D交换
4.6.1.3.42—甲基—3—丁炔—2—醇(MBOH)的反应
4.6.2Al2O3—Cl和Al2O3—F
4.7氧化锆和相关催化剂
4.7.1ZrO2
4.7.1.1制备和相变
4.7.1.2表征
4.7.1.2.1CO2和NH3的程序升温脱附(TPD)
4.7.1.2.2表面OH的IR
4.7.1.2.3吸附H2的IR
4.7.1.3催化性能
4.7.1.4催化的形态依赖性
4.7.2SO—ZrO2
4.7.2.1制备
4.7.2.2表征
4.7.2.2.1指示剂法
4.7.2.2.2TPD
4.7.2.2.3NMR
4.7.2.2.4H—D交换
4.7.2.2.5IR研究
4.7.2.3催化活性
4.7.3Pt/SO—ZrO2
4.7.3.1制备
4.7.3.2表征
4.7.3.3催化活性
4.8SiO2—Al2O3(无定形氧化硅—氧化铝)
4.8.1制备
4.8.2催化活性
4.8.3表征
4.9氧化钨和相关催化剂
4.9.1WO3
4.9.2WO3—Al2O3
4.9.3WO3一SnO2
4.9.4WO3一ZrO2
4.9.4.1制备
4.9.4.2表征
4.9.4.3催化活性
4.9.4.4Pt/WO3一ZrO2
4.9.4.4.1制备
4.9.4.4.2表征
4.9.4.4.3催化反应
4.10氧化铌和相关催化剂
4.10.1Nb2O5
4.10.1.1制备
4.10.1.2酸性质
4.10.1.3催化活性
4.10.2Nb205—Al2O3
4.10.3Nb2O5一WO3和Nb2O5一MO2O3
4.10.4含Nb层状化合物
4.11负载型酸
4.11.1固体磷酸
4.11.2其他负载型酸
4.11.2.1负载型Brφnsted酸
4.11.2.2负载型Lewis酸
4.12离子交换树脂
参考文献
……
第五章烃类的转化:机理和工业过程
第六章利用固体酸催化合成有机化学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