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弄堂风流记

弄堂风流记

  • 字数: 204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作者: 《新闻晨报》周刊部 编著
  • 出版日期: 2016-09-01
  • 商品条码: 978755028189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3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上海,与弄堂有关的典故太多,与弄堂有关的人生太多。可以说,没有弄堂,也就没有上海。一座城市的记忆是什么?时间给出答案。《新闻晨报》星期日周刊团队近年来一直专注于上海本土题材的写作。他们写上海人,着力写的都是平凡的普通人。在过去的几年里,周刊团队和许许多多这样的上海人交了朋友,贴近他们,观察他们。在他们风尘仆仆的日常生活里,你依然可以看到上海人独特的看待生活的角度和方式。这是智慧,是生活日常,是上海的城市之光。《弄堂风流记》编辑新闻晨报周刊部为全书方言加了贴心脚注。
作者简介
《新闻晨报》周刊部,长期关注和报道上海本地的人与事。里弄新村,爷叔阿姨,菜场灶间,家长里短。满满正能量,逐一来分享。
目录
序言
第1章弄堂就是“搀一把”
伊一发毛病就掼跤
啥流氓,啥孝子?瞎讲有啥讲头啦
有好婆撑在前头,二三十岁我好像稀里糊涂就过掉了
第2章离开弄堂的日子
就是你到90岁,也叫你“小四子”
永庆里到底算不算药水弄
这种邻居关系今后不会再有了
第3章秦关路里人情观
一把“鼻涕水”,从小讲到大
南非看过枪战,上海宾馆玩遍,最后还是回来开店看韩剧
小店开了78年,店里的剧情“侬编也编不出来”
第4章穿过老城厢,好一个龙门村
南市后街
龙门村里的时髦老太
一根“大黄鱼”和公共灶披间
第5章公用灶披间,现在人是越来越少
以前不是这样的
烧顿饭,比老早上班压力大
“吃货”爷叔的灶披间
第6章“定海桥”是如何生长的?
Deeksha遇到潘奶奶
江景是蛮漂亮的,不过我们这种人买不起的
定海桥有专门经营往苏北路线的大巴
第7章定海桥:“街头大佬”今何在
出流氓、出大亨
“许大马棒”和“座山雕”
马桶拎拎看,侬就晓得啥叫定海桥人了
七只门面就好拉起一支球队
第8章吃碗馄饨剃只头,弄堂爷叔故事多
弄堂爷叔馄饨店
笃悠悠做点小生意
第9章再会,上只角
阿拉屋里厢是幸福坊
来到梅陇
第10章摇滚是桩老狠的事体
罗杰?沃特斯,太狠了
斩琴斩掉伊
一定是兄弟在一起做音乐的
抱着吉他的日常生活
第11章“半个手臂是文身?因为身上有故事呀!”
我心情一不好,就去文身
我把人生当作演戏,我在角色里不愿意出来
第12章“巨富长”老人群像
过了某个阶段,又会担心自己连影子也没留下
有第三代了,就在考虑怎么给孙子讲故事
女儿常带阿拉去八仙桥看看,这是阿拉的“乡愁”
西装和军功章
第13章年纪大了,老孤单呃,
我也是因为孤单,才会在外边的。
这么大一只洞,算侬20块
织补夫妻档:你在嵩山路,我在陕西南路
第14章公用电话风云录
侬好好讲呀,侬骂得这么厉害,伊哪能会爱侬
看电话时拾过衣服,也拾过小孩子
两部电话上的人生轨迹
第15章“治愈系”彩票店
门面一米多宽,店里有梦有朋友
中不中奖,这里都是“精神家园”
阿拉就像糖精片,没营养呃,但是能安慰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