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社会剧场化

社会剧场化

  • 字数: 33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濮波 著
  • 出版日期: 2015-12-01
  • 商品条码: 978756416242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2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社会剧场化”研究对象在社会生活、社会场景和戏剧演示以及剧场场景之间,多维度地、多学科领域的关联。它既与社会学关联,又与表演学、戏剧学等学科交叉。社会剧场化的内涵导致它具有三种形态:社会戏剧性、社会剧场性和社会奇观性。而这些形态,在社会表演的领域中,又具有结构性和解构性等截然不同的维度,这使得“社会剧场化”这个问题的探索具有了伦理、社会结构、人的主体性等关联。
作者简介
濮波,浙江绍兴人,1970年出生,华东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方向为戏剧与视觉文化理论。现任教于浙江传媒学院。
目录
绪论“社会剧场化”的生成和问题意识
第一节问题意识:社会剧场化
第二节本书观点和视野
第三节立论依据和研究侧重
历史的扇面
第一章从社会戏剧到社会剧场化
第一节维克多·特纳的“社会戏剧”和仪式理论
第二节欧文·戈夫曼的拟剧理论
第三节从安托南·阿尔托、雷蒙·威廉斯、理查·谢克纳到汉斯·雷曼
第四节国内的“社会表演”现状:孙惠柱的社会表演学
第五节国内的“社会戏剧”实践先行者:张献、赵川
内涵的扇面
第二章社会剧场化的内涵和模式
第一节隐喻和象征
第二节杂糅的网络
第三章社会戏剧性模式
第一节社会戏剧性模式的呈现
第二节摹仿机制
第三节故事或者传奇化了的社会空间
第四节封闭性
第四章社会在场性模式
第一节社会在场性模式的呈现
第二节社会在场性模式的内涵:对元素的分析
第三节中国语境下的表演在场性作品
第五章社会奇观性模式
第一节社会奇观性模式的呈现
第二节壮观性
第三节人机交互模式
第四节表演杂糅:张艺谋和谭盾的实践
社会和伦理的扇面
第六章社会剧场化的社会和伦理批评
第一节社会戏剧性模式的社会和伦理批评
第二节对社会在场性模式的社会和伦理批评
第三节对社会奇观性模式的社会和伦理批评
结语未来的图景
附录1深入社会剧场化的三元性
附录2深入社会vs剧场的符号之维
附录3深入社会剧场化的认知领域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