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河南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

河南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

  • 字数: 31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张宝锋 等 著
  • 出版日期: 2016-07-01
  • 商品条码: 978750979078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6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原经济新常态》是“‘四个全面’与大中原发展战略”系列丛书中的一部。全书主要分为七章,着眼于十八大提出的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分别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文化传承、理论来源、实践探索、战略支撑等方面对河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论述。从文化传承角度来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中国历史上儒家对小康、大同社会的追求,是对古代小康社会构想的继承和发展;从理论渊源角度来讲,西方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理论来源;从实践方面来讲,中国从解决基本温饱到推动总体上的小康,再到推进全面小康的实践探索,以及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河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从战略方面来讲,“六个河南”建设高度契合了党中央的重大部署,是立足河南省情、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生动实践,是“四个河南”的扩展,是“中国梦”在河南的具体实践,清晰明确地概括了河南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成为河南省人民的共识和奋斗指南,而推进河南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新型绿色化、治理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则是河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支撑和举措。本书的研究内容反映了学界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的深刻思考。清晰认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要求、文化传承、理论演进、实践反思、战略定位以及战略措施,对河南省准确把握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以现代化的思维和方式谋划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并对中原地区的发展和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张宝锋,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法学博士;兼任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社会学与社区治理。多次获得河南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奖等奖项。在基层社会治理和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等领域建树颇丰。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全面小康社会的定位
第二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本质内涵
第三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评价体系
第四节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纲要
第二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文化传承
第一节小康社会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小康社会的思想脉络
第三节当代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历史借鉴
第三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渊源
第一节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对未来社会主义的设想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
第三节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
第四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探索
第二节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关注
第三节河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探索
第五章河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定位
第一节建设经济强省:打造富强河南
第二节建设文化强省:打造文明河南
第三节建设社会强省:打造平安河南
第四节建设生态强省:打造美丽河南
第五节建设政治强省:打造民主河南
第六节建设卫生强省:打造健康河南
第六章河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支撑
第一节推进河南新型工业化
第二节推进河南新型城镇化
第三节推进河南信息化
第四节推进河南农业现代化
第五节推进河南绿色化
第六节推进河南治理现代化
第七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
第一节继续全面深化改革
第二节强化全面依法治国
第三节加强全面从严治党
第四节推崇全面以人为本
第五节坚持全面科学发展
第六节实施全面对外开放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