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野草》文本心诠

《野草》文本心诠

  • 字数: 32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朱崇科 著
  • 出版日期: 2016-06-01
  • 商品条码: 978701015906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5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朱崇科编著的《野草文本心诠》集中处理(尤其是文本细读)鲁迅很晦涩而迷人的创制一一《野草》,既立足于前人的精细研究、缕述文献加以分类评点,又冥思苦索、直逼文本及其创作者内心,就每一篇解读得出一家之言。因此既有富于创新性的学术介入式论述,同时又有雅俗共赏的人文关怀和诗意追寻。每篇精读背后附有《野草》原文,方便各类读者(包括研究者)查阅、检索,是有关《野草》解读的一本的独特力作。
作者简介
朱崇科(1975--),山东人,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2005),旋即以“百人计划”副教授人才引进执教于中山大学中文系(2005―2011),后转任中大靠前关系学院教授(2011一2015)。2007―2008年任美国巴德学院(Bard College)访问学者,2013年2―7月任台湾东华大学客座教授,2015年2―7月担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客座研究员。
独著有:《本土性的纠葛》《张力的狂欢》《考古文学“南洋”》《身体意识形态》《鲁迅小说中的话语形构》《华语比较文学:问题意识及批评实践》《广州鲁迅》《触摸鱼尾狮的激情与焦虑》。
在《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海内外刊物发表论文170余篇。
目录
绪论
《野草·题辞》中的意义“播撒”
一、自我的昭示与清理
二、广州场域和现实关涉
三、血写的暖昧:作证与擦拭
附:题辞
《秋夜》中的三重内蕴
一、自然拼贴:“秋”+“夜”
二、现实投射:情绪抒发
三、哲学意蕴:自我与他者
附:秋夜
主体的背面与断续――重读《影的告别》
一、何时告别:从虚拟/感觉时间到实际时间
二、谁在告别:影的主体性
三、向谁告别:主体的多元性
附:影的告别
“过客”的境遇及省思――重读《求乞者》
一、反思“求乞”:从他者到自我
二、宿命与选择:孤独的现代性
附:求乞者
“失恋”的三重境界与诗学――重读《我的失恋》
一、无恋可失
二、悄然示恋
三、恋上国族
四、失恋诗学
附:我的失恋――拟古的新打油诗
复仇无聊与无聊的复仇――重读《复仇》
一、复仇无聊
二、无聊的复仇
附:复仇
现在式复仇的狂欢――重读《复仇(其二)》
一、故事指向:复仇大众
二、现实关怀:以“兄弟失和”为中心
三、现在哲学:血肉宗教
附:复仇(其二)
层进、回环与对峙的张力――重读《希望》
一、青年vs自审:对峙与回流
二、如何希望:悖论与层进
三、绝望表征及其反抗
附:希望
“立人”的姿态和立场:“蓬勃地奋飞”――重读鲁迅《雪》
一、鲁迅的态度与理路
二、“立人”的主体性特征
附:雪
自解的吊诡――重读《风筝》
一、自解的吊诡:主题论
二、风筝的缠绕:意象论
附:风筝
原乡的春梦――重读《好的故事》
一、双重原乡/还乡
二、美好的春梦
三、如何“故事”
附:好的故事
执著与暧昧――重读《过客》
一、“过客”精神与“中间物”意识
二、身份执著:主/客的辩证
三、反抗绝望中的补偿、指向及其暖昧
四、辨体的暖昧:诗剧还是小说
附:过客
《死火》的奇诡想象及其意蕴
一、临界点及其设计
二、彷徨与坚守
附:死火
奴化/物质“文明”的双重反讽――重读《狗的驳诘》
一、制度反讽:文明的丑恶
二、自我解剖:“中间物”的劣根性
附:狗的驳诘
解/构“国民性”――重读《失掉的好地狱》
一、制度解/构:复古的虚妄
二、国民性解/构:自反与倾注
附:失掉的好地狱
互看的奇特与灵思――重读《墓碣文》
一、自我的对视:镜像及其他
二、重审劣根性:姿态与意义
附:墓碣文
家国同构中的个体突围――重读《颓败线的颤动》
一、家庭:温暖与冰梏
二、国/族:现代化的艰难
三、个体:宣泄与突围
附:颓败线的颤动
“言志”的吊诡――重读《立论》
一、言志的艰难性
二、真的吊诡
附:立论
剑指国民性――重读《死后》
一、剑指国民性:层次与方法
二、双重封套结构:彷徨与悲剧
附:死后
“立人”思想的践行者及其中国遭遇――重读《这样的战士》
一、“立人”思想:出口及坚守
二、践行者及其中国遭遇
附:这样的战士
“立人”的繁复性及互文性诗学――重读《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一、反面切入:清理奴性
二、“立人”的繁复性:互文性诗学观照
附: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自”的纠葛――重读《腊叶》
一、“个”的凝思:自怜自伤
二、“个”的深化:自剖自强
附:腊叶
破解奴役的双重策略――重读《淡淡的血痕中》
一、破解奴役
二、反抗与建构
附:淡淡的血痕中――记念几个死者和生者和未生者
“觉醒”的对话――重读《一觉》
一、粗暴的魂灵:青年VS“我”
二、回到人间:“我”的裂合
附:一觉
参考书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