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区域的远见

区域的远见

  • 字数: 610千字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作者: (德)克里斯塔·莱歇尔(Christa Reicher) 等 编著;李潇,黄翊 译
  • 出版日期: 2016-05-01
  • 商品条码: 978711218402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1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1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由里斯塔·莱歇尔、·R·昆兹曼、扬·波利夫卡、弗兰·鲁斯特、亚瑟民·乌图等编著的《区域的远见--图解鲁尔区空间发展(精)》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表达方式,从空间、形态、交通、社会人文等本个维度探讨了鲁尔区的现状、发展路径和策略,并围绕“鲁尔城市性”的形成总结了鲁尔区结构转型的路径和具有普适性的经验,很后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目录
中文版序1
中文版序2
祝词1
祝词2
前言
介绍
第1章非传统都市区
鲁尔区的角色位置和空间维度
(莫纳.EL.卡菲夫,弗兰克.鲁斯特)
1.1大都市区的国际对比
1.2区域与边界
1.3空间演进历程
1.4地形地貌
1.5河湖水系
1.6绿色空间
1.7道路网络
1.8城市空间形态
1.9大都市区对比的核心数据
第2章内核、动脉与边缘
鲁尔区的居民点结构和空间肌理
(扬.波利夫卡,弗兰克.鲁斯特)
2.1居民点空间组织
2.2?部边缘
2.3断点
2.4建造类型
2.5与内核与动脉
2.6子空间和网络组织
第3章多中心的移动空间鲁尔区的机动性(迈克尔.维格纳)
3.1机动性
3.2鲁尔区的可达性
3.3鲁尔区内部的可达性
3.4网络化
3.5交通对环境的影响
3.6特写:多中心带来的可持续机动性
第4章社会入文镶嵌体鲁尔区的社会空间结构和活力多样性(海克.汉赫尔斯特)
4.1区域中的“世界”
4.2小环境的隔绝(海克.汉赫尔斯特,托比亚斯.特尔波腾)
4.3人口的活力
4.4鲁尔区的教育机会(海克.汉赫尔斯特,托比亚斯.特尔波腾)
4.5移民经济的发展脉络(海克.汉赫尔斯特,伊万.费歇尔.克拉珀)
4.6社会异质性和移民阶层环境
4.7移民?住宅物业持有状况
4.8鲁尔区宗教的多元化(海克?汉赫尔斯特,马尔库斯?赫尔罗)
4.9鲁尔区的“马赛克”格局
第5章景观机
鲁尔区的景观生产力
(西格伦?郎格纳)
5.1景观的成因
5.2景观分区
5.3大地发动机
5.4水利机
5.5鲁尔区景观王国
第6章结构转型的试验场
“老”工业基地和新的区域竞争力
(卢德纳.巴斯顿,亚瑟民.乌克图)
6.1“大工业基地”已成往事
62“老”工业基地
63产业变迁
6.4现代化与更新
6.5新的区域竞争力
6.6弹性的区域转型
第7章行动区和空间意象
鲁尔区区域治理行动的空间格局
(安根利卡.明特尔,阿西姆.普罗斯科)
7.1工业化以前的形势:当今区域管理架构的起源
7.21920年以来的区域规划
7.3区域中的行动主体和它们的行动区
7.4空间意象
7.5区域被如此塑造
如果……将会怎样?
第8章区域空间发展的特别潜质和未来之路:鲁尔城市性
(克里斯塔.莱歇尔,.R.昆兹曼,扬.波利夫卡,
弗兰克.鲁斯特,亚瑟民.乌克图,迈克尔.维格纳)
8.1鲁尔区空间发展未来之路
8.2鲁尔区可以成为一个吸引人的景观载体
8.3鲁尔区可以成为一个高效能源基地
8.4鲁尔区可以成为一个知识领地
8.5鲁尔区可以成为一个结构转型的创意试验场
8.6鲁尔区的空间发展原则
8.7通向鲁尔区未来之咯一鲁尔城市性
附录
图像数据来源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译者简介
德语原版版本说明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