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洛阳文化发展报告.2016

洛阳文化发展报告.2016

  • 字数: 348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刘福兴,陈启明 主编
  • 出版日期: 2016-07-01
  • 商品条码: 978750979393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5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由刘福兴、陈启明主编的《洛阳文化发展报告(2016)/洛阳蓝皮书》由洛阳市委党校和洛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编写,是洛阳市第二部区域性文化发展报告。本报告由主报告、专题篇、区域篇、案例篇和大事记五部分组成,汇集了洛阳市委党校、洛阳理工学院、洛阳师范学院和政府部门专家学者的近期新研究成果,较为全面地反映了2015年洛阳文化发展的基本情况,为政府进行科学决策和加快构建洛阳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是洛阳文化领域重要的科研成果。
报告指出,2015年洛阳文化发展态势良好,洛阳市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加快推进公共文化建设,公共文化阵地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内容及形式日益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初步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得到提升。文化旅游业增长迅速,文化产业招商成效显著,呈现总量不断扩大、结构逐步改善、速度显著提升的良好态势。文物保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世界文化遗产和大遗址保护工作取得重大成果,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文物考古工作成绩显著。通过持续开展创建活动,洛阳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形象得到提升。
展望2016年,洛阳市应以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建设为核心,以重大产业项目和文化品牌为支撑,围绕“世界圣城、丝路起点、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四大城市文化名片,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大文物资源保护和利用力度,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促进洛阳文化建设大发展和大繁荣。
作者简介
刘福兴,男,1963年8月生,祖籍河南新安。1984年7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1990年8月武汉大学写作助教进修班毕业。现任洛阳市委党校党委委员、教授、校委委员、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洛阳市很好教师、很好专家;中国写作学会会员,洛阳市河洛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洛阳市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建设。

陈启明,男,1969年生,河南新安人。洛阳市委党校市情研究部主任、副教授,洛阳经济社会研究中心研究员,洛阳市很好专家、很好教师。长期从事洛阳文化、经济发展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对策研究。
目录
Ⅰ主报告
B.12015年洛阳文化发展分析与2016年展望/001
Ⅱ专题篇
B.2洛阳城市文化发展问题与对策/020
B.3洛阳文化旅游业发展报告/033
B.4洛阳会展业发展报告/051
B.5洛阳文化产业分析及发展趋势/061
B.6洛阳城市水文化开发利用问题研究/070
B.7洛阳市传统村落保护问题研究/081
B.8洛阳市文学艺术发展报告/098
B.9洛阳民间工艺和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问题研究/112
B.10洛阳博物馆业发展报告/123
B.11洛阳市文物保护研究报告/135
B.12洛阳市文化志愿服务研究报告/148
B.13洛阳市文明城市提升研究报告/161
Ⅲ区域篇
B.14涧西区文化发展报告/173
B.15西工区文化发展报告/184
B.16洛龙区文化发展报告/198
B.17老城区文化发展报告/210
B.18瀍河区文化发展报告/222
B.19吉利区文化发展报告/234
B.20高新区文化发展报告/247
B.21伊滨区文化发展报告/257
Ⅳ案例篇
B.22洛阳龙门石窟文化发展报告/266
B.23洛阳市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279
B.24洛阳“三彩艺”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94
B.25伊川“程林文化园”调研报告/304
Ⅴ大事记
B.262015年洛阳文化发展大事记(2015年1~12月)/321
Abstract/340
Contents/34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