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清代卫生防疫机制及其近代演变

清代卫生防疫机制及其近代演变

  • 字数: 50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余新忠 著
  • 出版日期: 2016-04-01
  • 商品条码: 978730320183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74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11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社群与政府处理疾病的策略与方式,反映社会或国家治理的主流理念。专业医生、艰涩的医典其实并没有垄断对身体、疫疾的想象与解释。处在医疗关系很底层的病人或其家属其实都各有一套身体观、疾病观、疗疾习惯、死亡观等;宗教人员也可能另有一套。疗治疾病非单向行为,而是互动的过程,纯粹医学技术的施展只是过程中的一部分。因此,医学知识系统的发展,与整个文化的发展,应该有密切的相关性。作者在本书中试图找出这个相关性,堪称对中国医疗社会史的一个重大贡献。
作者简介
余新忠,1969年生,浙江临安人,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2000),日本京都大学博士后(2005)。现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兼任历史学院副院长和中国社会史学会秘书长等职。入选教育部“新世纪很好人才”(2010)、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育工程靠前层次人选(2011)、天津市首届131人才创新团队主持人(2015)和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15)。主要从事医疗社会文化史和明清史研究。博士论文《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获全国很好博士论文奖(2002),著有《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等著作3部,另有编著和译著5部,在《历史研究》《东洋史研究》(日本)、《近代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中日英文论文近80篇。
目录
绪论
一、“卫生”的登场
二、中国近百年来的卫生史研究
三、研究旨趣
四、研究路径与框架
第一章 近代“卫生”概念的登场
一、引言
二、传统与近代之“卫生”概念
三、“卫生”概念变动的开端(光绪初年-1894年)
四、“卫生”概念变动的深化(1894-1905年)
五、近代“卫生”概念的确立(1905-1911年)
六、小结
第二章 清代卫生观念的演变――以疫病应对观念为中心
一、引言
二、避疫与治疫:前近代因应疫病的观念
三、晚清卫生防疫观念的演变
四、小结
第三章 清代的卫生规制及其近代演进
一、引言
二、清前期的相关规制
三、晚清卫生行政的引入与建立
四、晚清卫生行政的基本特征
五、小结
第四章 清代城市水环境问题探析
一、引言
二、类型与性质:主要史料概观
三、秽浊与清澄:史料呈现的相反图景
四、超越选粹:史料及其呈现之图景辨析
五、小结
第五章 清代的粪秽处置及其近代变迁
一、引言
二、近代以前中国的粪秽处置
三、租界的粪秽处置:以上海公共租界为例
四、卫生问题的政治化与粪秽处置方法的变动
五、余论:粪秽处置与近代公共卫生观念的形成
第六章 清代的清洁观念与行为及其近代演变
一、引言
二、传统认识中的清洁与疾疫
三、卫生防疫视野下近代清洁观念的生成
四、清洁行为的行政化
五、健康或者自由:身体的近代选择
六、小结
第七章 晚清检疫制度的引建及其权力关系
一、引言
二、检疫推行的契机及各方之心态和认识
三、检疫中的冲突、利益纠葛与权力关系
四、余论:作为近代卫生行政重要内容之检疫的成立
第八章 晚清的卫生防疫与近代身体的形成
一、引言
二、清前期的卫生防疫与身体约束
三、晚清卫生防疫对身体的干预
四、卫生防疫与近代身体的生成
五、小结
结语:“现代”的“金箍”
附录一嘉道时期的瘟疫及其社会影响
附录一清代江南的卫生观念与行为及其近代变迁初探――以环境和用水卫生为中心
附录三真实与建构:20世纪中国的疫病与公共卫生鸟瞰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