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毕希纳在中国的

毕希纳在中国的"神性叙事"

  • 字数: 218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库慧君 著
  • 出版日期: 2016-05-01
  • 商品条码: 978751617292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0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回溯了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导演王延松在中国语境下排演德国诗人毕希纳的《莱昂瑟与莱娜》一剧的全过程;并依此深入考察了王延松导演语汇中的“神性叙事”在文本内蕴的开掘、导演职能的界定、演员表演方式的选择与舞台呈现形态之艺术格调的规定诸方面的具体表现。“神性叙事”是王延松戏剧导演思想的核心观念之一,体现了其观照人类生存境遇、情感体验,反思人性弱点之方式的独特戏剧美学眼光,也是其力图在舞台上搭建具有思辨意味的审美空间的理论依据。
作者简介
王嘉嘉,沈阳师范大学延松剧场艺术研究所讲师。2006年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获英语学士学位;2010年获文学翻译硕士学位;2013年考取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专业为戏剧戏曲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戏剧史和当代剧场艺术。曾在《戏剧文学》、《新世纪剧坛》、《大众文艺》等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目录
序一
序二
第一章  解读:从《莱昂瑟与莱娜》的舞台演出版本说起
一世界舞台上的《莱昂瑟与莱娜》
二“毕希纳”在中国的首演
第二章  重构:“莱昂瑟与莱娜”,不止是个“故事”
一“让观众放心”的“影子”
二莱昂瑟,无聊着精致的“无聊”
三国王的“哲学”
四玩偶,是形象也是境遇
五爱的两种样态
第三章  创造:角色的生命。从这里生长
一演员的“隐匿”与角色的“在场”
二音响,“时间性”与“时限性”的张力
三空灵的舞台,灵动的戏
第四章  呈现:思辨。喜剧的一种格调
一“言非所指”中的真诚意味
二“只有人的灵魂才是真实的”
附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