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音乐神童加工厂

音乐神童加工厂

  • 字数: 379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波)伊莎贝拉·瓦格纳(Izabela Wagner) 著;黄炎宁 译
  • 出版日期: 2016-06-01
  • 商品条码: 978756752212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531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5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献给古典音乐从业者; 献给渴望把孩子送上音乐道路的家长和老师们; 一本展现整个西方古典乐界打造精英演奏家模式的著作。 *首次展现西方古典乐界打造精英演奏家模式 *用法语、俄语、波兰语、英语进行的第一手采访 *访谈了90位小提琴手、建立了339位独奏学生档案 *分剖独奏职业的国际化、天才演奏家的低龄化等 *消除音乐老师和学生、家长之间的认知隔阂 *讲解大师班在晋级、精艺、扩展人脉等方面的运行规则 *关注评委、指挥、伴奏者、音乐会组织者、乐器修理师、音响师、经纪人等少为人知的重要角色 *音乐教育不仅有关乐器技艺的练习与打磨,更是一次社会化过程 "
内容简介
19世纪的意大利曾有这样一则传说:小提琴大师帕格尼尼把自己的灵魂交给魔鬼,由此换得出神入化的演奏技艺。你是否也曾好奇,马友友怎样成功书写他的传奇;朗朗又如何横空出世。
《音乐神童加工》虽以小提琴界为研究主体,却意在展现整个古典乐界打造精英演奏家的模式:野心勃勃的家长自作主张,引领孩子走上一条前途未卜的人生道路。他们与老师合作,力图让年幼的孩子克服爱玩天性,苦练乐器。老师带给学生的不只有乐理和演奏技巧,更包括独奏界的处事规则和人脉资源。他们甚至亲自为学生参加比赛、获得演出机会打通关系。指挥、经纪人、小提琴制作师……一个又一个角色在独奏教育中逐渐登场。然而,所有人都小心翼翼地维护着家长和学生时而脆弱、时而炽热的梦想;尽管他们都清楚,绝大多数学生无法走通这条独奏之路。
在近二十年日复一日的高强度乐器训练中,独奏学生不仅需经历自我怀疑和彷徨,更要苦苦寻觅进入古典乐市场的契机——师从一位独奏大师、赢得一场重大比赛,或是一把稀世小提琴……
作者简介
"伊莎贝拉·瓦格纳(Izabela Wagner),社会人类学家,现任波兰华沙大学社会学学院副院长、兼任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EHESS)社会运动研究中心研究员。她还曾任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和复旦大学访问教授。 作者出身音乐世家,父亲是一位作曲家,母亲则是音乐教育领域的教授。受父母影响,她从小练习钢琴。在从事社会科学研究之前,伊莎贝拉于1987年以优异成绩获得波兰波兹南音乐大学(Music University in Poznan)音乐专业硕士学位。此后,她在法国南特音乐学院任教,还曾于巴黎教授私人钢琴课程。1996年,她进入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攻读社会学博士学位,并于2006年以该学院很好成绩毕业。本书正是基于作者博士论文(法语)的英语版(由作者本人整理)所译。 伊莎贝拉的儿子也曾是一名独奏学生。如她本人所写,这正是她研究的起点,却也给其田野调查带了额外的自我挣扎和烦恼。她时常在母亲和社会研究者两个角色间左右为难。然而,能兼具深厚乐理和社会学理论、并以人类学视角深入剖析古典乐界复杂社会关系的学者,除作者本人外恐怕难出其右。"
目录
前奏舞台上的闹剧
第一章小提琴演奏的职业简史
第二章独奏班之前
一独奏学生的家庭
二乐器教育的开始
三参加试奏
四给孩子贴上"天才"的标签
第三章独奏教育的第一阶段
一老师、家长、孩子的三方互动
二家长的调教
三父母的投资
四乐器练习
五抗拒工作
六家长与老师的冲突和协商
七家庭地理位置上的迁移
八什么是独奏班
九参与比赛
十彼此依赖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