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工科教师的结构

工科教师的结构

  • 字数: 194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雷环,王孙禺 著
  • 出版日期: 2016-04-01
  • 商品条码: 978750977571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8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综合运用教育学和组织管理的相关理论,研究了教师队伍的质化和量化结构。首先从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分析了工程教育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的文化特性及其在工科教师队伍中的体现,总结了研究型大学工程教育对工科教师的要求,归纳出工科教师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框架。随后用大量的实证数据,描述了中美两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院系教师队伍的量化结构,并以清华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科院系为主要案例,通过对比总结了中国研究型大学工科教师队伍的结构特点和问题,很后提出了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的建议。
作者简介
雷环,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博士,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生,现就职于清华大学发展规划处。研究方向为高等工程教育、品质大学建设,学科规划与发展等。曾参加多项国家、省部级工程教育研究课题,并发表十余篇相关论文。

王孙禺,男,汉族,出生于1946年12月,浙江温州人。现任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工程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1982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留校任教(含在职研究生)。曾任清华大学学生处副处长、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系副系主任、公共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等职,2000年起任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200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及证书。研究领域为工程教育、教育经济与管理等。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工科教师与工程教育改革/1
第二节基本概念/7
第三节组织结构的视角/13
第四节理论研究的探讨/25
第五节研究方法的运用/32
第六节本书的研究框架/36
第二章中美工程教育的发展与工科教师/38
第一节高等工程教育的萌芽和兴起/39
第二节工程教育的发展重心/48
第三节以工程实践为重心的工程教育/49
第四节以通识教育为重心的工程教育/63
第五节以科学理论为重心的工程教育/67
第六节本章小结/70
第三章中美当代工程教育发展及其对工科教师的要求/72
第一节中美当代工程教育的发展/72
第二节当代工程教育对工科教师的需求/87
第三节本章小结/90
第四章中美研究型大学的工程教育及其对工科教师的要求/92
第一节中美研究型大学工程教育的发展/93
第二节研究型大学工程教育对工科教师的需求/98
第三节研究型大学工程教师队伍的整体要求/104
第四节本章小结/106
第五章中美研究型大学工科教师的生师比/107
第一节生师比的定义和计算/107
第二节中美普通高等学校及工科专业生师比概况/111
第三节中美研究型大学工科专业的生师比/115
第四节组织文化视角下的生师比/121
第五节本章小结/123
第六章中美研究型大学工科教师的年龄、学历和学缘结构/125
第一节研究型大学工科教师的年龄结构/125
第二节研究型大学工科教师的学历结构/131
第三节研究型大学工科教师的学缘结构/136
第四节本章小结/143
第七章中美研究型大学工科教师的学衔结构/145
第一节学衔结构的含义及中美高校教师学衔结构概况/146
第二节中美研究型大学教师学衔结构/149
第三节组织文化视角下的学衔结构/152
第四节本章小结/161
第八章中美研究型大学工科教师队伍的工程实践经历结构/162
第一节工科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历的问题/162
第二节工程实践经历的内涵/164
第三节研究型大学工科教师的工程实践经历的整体情况/168
第四节研究型大学工科教师工程实践经历的结构特点/171
第五节组织文化视角下的工程实践经历结构/176
第六节本章小结/176
第九章研究型大学工科教师队伍结构优化/178
第一节中国研究型大学工科教师队伍的结构特征/178
第二节研究型大学工科教师队伍结构特征的组织文化分析/182
第三节优化研究型大学工科教师队伍结构的建议/185
第十章结论/190
参考文献/19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