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

  • 字数: 680千字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 作者: (法)玛丽亚··卡拉乔洛 著;王文佳 译
  • 出版日期: 2016-07-01
  • 商品条码: 9787805018867
  • 版次: 1
  • 开本: 8开
  • 页数: 455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浪漫主义一词曾被许多人下过定义,这些定义从各个角度展示了这个流派在蔓延整个欧洲的过程中显现出的多种形态和不同面貌。从法国大革命到1815年王朝复辟,欧洲经历了历历史记录为刺激和动荡的时期之一。旧体制轰然崩溃,然而1789年革命许下的诺言却并未如期实现。拿破仑非凡的功绩与冒险以悲剧收场,诞生于维也纳会议的新欧洲只是刻板而虚幻往昔的重现。所有这些都在引起深深的失望和靠前的绝望,并且体现在作家、诗人和艺术家的声音中。然而,热情并未消亡,自由仍受捍卫。社会还在持续演变,资产阶级逐渐站稳脚跟,国民意识愈加巩固。浪漫主义就在这座大熔炉里锻造成型,这是一场令哲学、宗教、文学和艺术发生巨大变革的思想运动。
内容简介
由玛丽亚··卡拉乔洛著《浪漫主义(精)》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为我们展现了浪漫主义在欧洲的源起及发展历程。
浪漫主义首先跟随歌德的先锋脚步出现在德国耶拿以及海德堡的社团当中。几乎就在同时,雪莱、济慈和拜伦等英国诗人立即给予响应,而沃尔特?司各特也开始在欧洲宣扬他历史研究的崭新视角。弗里德里希深刻改革了风景画,透纳则颠覆传统,运用几乎抽象的形状作画。法国的浪漫主义确立较晚,直到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才围绕维克多?雨果的魅力形象出现。循着格罗和籍里柯的足迹,德拉克洛瓦犹如星辰般崛起。浪漫主义很后来到意大利,唤醒全体国民的爱国热情,很终促成1870年的国家统一。浪漫主义的发生尽管具有地域和时间的差异,但却始终是一场统一而同质的运动,在二三十年间引起欧洲灵魂的巨大变革。
本书的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艺术中的浪漫主义,包含浪漫主义的表现形式和浪漫主义的特点。如在风景画中,赋予已完结的以未完结的一缕空气、一束倒影、一道闪光,便是将其浪漫主义化;在肖像画中,浪漫主义艺术家则多以独处于大自然中的形象出现,站在暴风雨将至的天空下,周遭的环境象征着他们的孤独、厌世以及对自己的艺术毫无条件的忠诚;浪漫主义作品常以“美与死亡”作为创作主题,美学的快感因为死亡那焦虑、恐怖且触手可及的存在感而更显强烈;等等。用司汤达的话来说:“浪漫主义是向人民介绍文学作品的艺术,这些文学作品能够根据他们实际的习惯和信仰为他们带来尽可能多的乐趣。而古典主义则相反,是在向他们介绍为他们的曾祖父带来优选乐趣的文学。”此外,在浪漫主义艺术中,很好地体现了艺术的博爱,涉及小说、诗歌、绘画、建筑、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
作者简介
玛丽亚··卡拉乔洛是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的研究负责人,与法国里尔三大北方历史研究院(IRHiS)合作研究。她还是《艺术史笔记》杂志的管理委员会成员。
作为一位艺术史学家,她曾在罗马一大(智慧大学)和巴黎四大(索邦大学)学习,专门研究十八至十九世纪的欧洲绘画以及法国大革命和帝国时期的法意关系。
她著作颇丰,包括《朱塞佩·卡戴斯(1750—1799年)与当时的罗马》《绘画中的罗马历史》《让-巴蒂斯特·维卡尔:波拿巴家族肖像》等,更凭借著作《从里尔到罗马:让-巴蒂斯特·维卡尔与意大利》和《佩鲁贾美术博物馆:让-巴蒂斯特·维卡尔的画》获得2006年罗马斜体大奖。
目录
前言
序幕  与魔鬼约会
引论  浪漫主义的灵魂及其命运
部分  欧洲的浪漫主义
夕阳西下:启蒙运动的黄昏
德国、英国和斯堪的纳维亚的浪漫主义:绘画和诗歌
法国和拉丁世界的浪漫主义:历史的喉舌
第二部分  艺术中的浪漫主义
灵魂的镜子:风景画
肖像画以及“我”的秘密
美与死亡
源于爱与感觉
小说检验历史
结论  超越浪漫主义
附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