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西藏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现状、潜在资源分析与保护对策

西藏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现状、潜在资源分析与保护对策

  • 字数: 26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霍巍,杨锋,谌海霞 著
  • 出版日期: 2016-04-01
  • 商品条码: 978750978586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7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霍巍、杨锋、谌海霞著的《西藏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现状潜在资源分析与保护对策》对西藏自治区境内现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地调查。以田野考古资料为基础,重点分析了西藏文物资源形成及其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与外部特质。参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条件、批准立项依据等,对西藏自治区境内潜在的重要文物资源进行对照分析,阐释了其所具有的民族特色、历史文化特色和地域性特色,并对其保护现状与客观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进行深入研究,为申报新一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提供意见参考。还针对西藏自治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维护、管理与合理利用方面的现状与问题,通过个案的调查与分析,提出了若干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作者简介
霍巍,现任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学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并任教育部人文社会学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所长、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四川大学博物馆馆长等职务。曾率队长期在西藏高原从事考古工作,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励,获得“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全国模范教师”“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到日本、德国、美国和中亚、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访问。
杨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讲师,长期从事青藏高原考古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GIS考古研究、数字考古研究等,主持有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及多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参与多项藏族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项目工作。
谌海霞,四川大学博物馆馆员,主要从事馆藏文物研究,并负责《南方民族考古》杂志编务工作。曾先后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华西边疆研究学会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华西边疆研究学会杂志整理研究与重刊”等。
目录
第一章全球化背景下的西藏文化遗产保护
第一节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国内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概况
第三节西藏文化遗产保护概况
第二章西藏历史文化资源的形成及其发展演变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与文化资源空间
第二节西藏史前时期形成的历史文化资源
第三节吐蕃时期形成的历史文化遗产
第四节宋、元、明、清时期西藏文物资源的扩增与定型化
第五节近现代西藏历史文化遗产发展的新趋势
第六节小结
第三章西藏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设立
第一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节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节西藏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分布特点
第四节西藏文物保护单位的属性与管理特点
第四章西藏重点文物潜在资源分析
第一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评选标准试析
第二节西藏重点文物潜在资源分析
第三节对西藏潜在重点文物资源的总体评价
第五章西藏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状的若干个案分析
第一节典型个案之一——藏王陵
第二节典型个案之二——布达拉宫
第三节典型个案之三——大昭寺
第四节小结
第六章西藏重点文物资源的保护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继续深化文物资源的普查工作
第二节大力提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力度与成功效率
第三节继续加强对现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科学管理工作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