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现代时期新旧诗学互训

中国现代时期新旧诗学互训

  • 字数: 338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王巨川
  • 出版日期: 2015-03-01
  • 商品条码: 9787562269243
  • 版次: 1
  • 页数: 370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新旧诗学作为中国现代诗歌发展中并行不悖的两条路径,为我们呈现了多维的审美理想和诗歌范式,而并非是一方压倒另一方的冲突与矛盾态势。王巨川著的《中国现代时期新旧诗学互训》立足于新旧互训的基点,力图从诗学嬗变的源头中梳理出二者的对立与统一,使抒写心灵艺术的诗歌重新回归人类心灵的栖息之地。
作者简介
王巨川,1973年出生在寒冷而美丽的哈尔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现就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从事现当代诗学理论、文化政策与产业研究。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新旧诗学互训的“尝试”
第二节  关于论题选择的思考
第三节  多维度的新旧诗学研究
第一章  现代诗学视域中的民族主义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民族主义思潮
第二节  民族主义的两种形态
第三节  新旧诗学与民族主义
第二章  复线历史与新旧诗学的现代性
第一节  复线历史中的新旧诗学
第二节  复线历史中的国家想象
第三节  复线历史的现代性辨析
第四节  “时间的滞差”与“另类现代性”
第三章  现代诗学建构的内因外力
第一节  西学东渐:现代诗学建构的外因
第二节  国学思潮:现代诗学建构的内力
第三节  “两种声音”产生的两条路径
第四节  新旧诗学的论争
第四章  新旧诗学的互动空间
第一节  交汇的文化空间与诗学之“变”
第二节  “诗界潮音集”:古典诗学求变的潮音
第三节  《小说月报》:变革时代的缪斯空间
第四节  北大“三刊”:新旧诗学的互动空间
第五章  新与旧之间的诗学观辨析
第一节  “新我”与“旧我”的纠葛
第二节  “勒马回缰作旧诗”的文化意义
第三节  开放的自由与精致的范式
第六章  新旧诗学的会通
第一节  新诗发生学的范本思维
第二节  格律化实验:新旧的自觉沟通
第三节  断裂与承续:古典诗学的现代转型
第七章  胡适诗学论:双重人格与二元诗格
第一节  “文化场”:双重人格的构建语境
第二节  中西之间:文化的交融与冲突
第三节  新与旧:双重人格交织中的诗学实践
第八章  新旧诗学与民族文化整体性思维
第一节  语言符号理论的踪迹
第二节  汉学语境中的符号学理论
第三节  古典诗学语言符号化形态与表达方式
第四节  古典诗歌的诗体流变与整体性思维
第五节  现代诗学与整体性思维的同构
余论
附录一  1978―2010:现代旧体诗研究论文索引
附录二  1910―1920:《小说月报》旧体诗目录索引
附录三  新时期以来的现代旧体诗研究述要
参考文献
后记
丛书后语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