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日夹缬比较研究(精)/各美与共生/张琴

中日夹缬比较研究(精)/各美与共生/张琴

  • 字数: 10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作者: 张琴主编
  • 出版日期: 2016-03-01
  • 商品条码: 9787101116007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49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4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夹缬是古老的雕版防染印花工艺,盛行于中国唐代。从文献及实物来分析,当时的夹缬印品既应用于服饰面料,也应用于屏风、帐袱等日用品、宗教用品。唐皇曾经将其做为“国礼”,赠送给各国遣唐使。日本正仓院至今珍藏的彩色夹缬,就是当年遣唐使所带回。夹缬工艺也因之从中国流传到邻近的朝鲜、日本等国,并形成各自特点。18世纪后,中国的夹缬向单色蓝夹缬转变;日本的夹缬也向单色转变,但有两支,是红版缔与蓝板缔。到今天,蓝夹缬还在中国东南部的少数几个作坊间流传,因其濒危状态而列入重量非遗名录;红版缔、蓝板缔在日本已经不见活态踪迹,不仅民间罕有记忆,研究界也将其称为“一段梦幻般的存在”,是日本的国有文化遗产。
2013年,研究中国蓝夹缬多年的张琴女士,从日本友人处得知蓝板缔的信息后,专程赶赴日本考察,并建议联合研究,从此拉开中日夹缬联展序幕,有了2014年的日本国《板缔的世界》日中夹缬展,有了2015年的中国《中日夹缬联合展》北京巡回展。
这是同根生发的三种夹缬,在时隔1000多年后,靠前次在中国同台展出。它的意义与价值,既在于靠前间的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之间的人们的认识与理解;也在于研究层面的极大推动,为本领域厘清历史疑点提供可能性,从而开创新的阶段;还在于这种深层次的交流与碰撞,必将带来新思考、新契机,有利于今天全人类共同面对的文化遗产之保护与传承。
本次展览共展出展品102件,中日双方各为一半,由中国张琴女士、日本岛根历博、日本石塚広先生等提供。这批资料平时珍藏于研究室或库房,极少面世,其中不乏珍品,如:堪称蓝夹缬典范之作的《清代福禄寿喜纹蓝夹缬棉布被面》、堪称蓝板缔代表性作品的《江户代波兔纹蓝板缔木版》,以及靠前观众难得一见的红版缔衣着实物等。
作者简介
张琴女士,1971年出生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中华文化促进会织染绣艺术中心主任。独立学者,长期从事传统织染绣工艺、戏曲图像的田野调查及实物收藏、鉴定、研发,著有:《寻找夹缬》(大象出版社,2011年)、《蓝夹缬图案集》(学苑出版社,2010年)、《蓝花布上的昆曲》(三联书店,2008年)、《中国蓝夹缬》(学苑出版社,2006年)、《乡土温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等,其中《中国蓝夹缬》获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
目录
序一  黄能馥
序二  [日]品川知彦
绪论  张琴
上篇  论述
中日三种传统夹缬的四点比较/张琴
浙南地区的蓝夹缬/张琴
附录:蓝夹缬工艺流程图解
日本近世以来的板缔/[日]石??
日本的红板缔/[日]石??
附录:红板缔工艺流程图解
日本的蓝板缔/[日]石??
附录:蓝板缔工艺流程图解
下篇  图谱
蓝夹缬被面9件
蓝夹缬木版42组
蓝板缔制品9件
蓝板缔木版33片
红板缔衬衣9件及浮世绘3组
红板缔木版31片
蓝夹缬能走多远/华觉明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