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儒教政治哲学

儒教政治哲学

  • 字数: 7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日)高柳松一郎 著;胡朴安,郑啸厓 译;郑培凯 丛书主编
  • 出版日期: 2015-09-01
  • 商品条码: 978720309066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30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2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从自然法说、国家观念、君主论、政务、社会组织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了儒教的思想内核,颇得儒教之真义,作者五来欣造是日本有名政治学家,曾留学欧洲,致力于从学术角度研究中国对欧洲的影响,其对儒家思想推崇备至,认为儒家思想有助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面临的诸多问题,本书便是其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胡朴安(1878~1947),文字训诂学家。原名韫玉,字朴安,安徽省泾县人。他从事汉语文字和训诂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几十年,曾先后任教于上海大学、持志大学、国民大学和群治大学等。著有《文字学ABC》(世界书局,1929年)、《中国文字学史(上、下)》(商务印书馆,1937年)、《中国训诂学史》(商务印书馆,1939年)、《俗语典》(主编,上海广益书局,1922年)等。其中,《文字学ABC》一书是一本文字学通俗读物,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从文字的起源讲到文字的变迁、废弃和增加,对甲骨文、古文、篆文、隶书等都有相当的说明。中篇说明六书的次第及功用,并分别用实例阐明各自的内容。下篇是研究文字学的书目。这是为研究文字学的人提供的一部基础参考书。其中显示了作者博而能约的能力。《中国文字学史(上、下)》一书共分四编,材料详实,观点明确,是研究文字学的一部很好的参考书。作者在书中主要叙述和研究了文字学各派著作及作者,阐明文字学学说的源流及系统。他依文字学的演进,将文字学史分为四期:1、秦汉至隋,为文字书时期;2、唐至明,为文字学前期;3、清代,为文字学后期;4、清末至20世纪30年代,为古文字学时期。该书的出版是个开创性的工作,作者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中国训诂学史》一书除了序言外共分6章,即1、尔雅派训诂;2、传注派训诂;3、释名派训诂;4、方言派训诂;5、清代训诂学之方法;6、今后训诂学之趋势。他搜集清代汉学家的训诂方法加以编纂,建立起训诂学的轮廓。他所主编的《俗语典》收条繁富,所寻出典多有新编成语词典所不及的,是一部具有现代专科工具书功能与效应的辞书。此外,他还著有《中国言语变迁的痕迹》(《时事新报》上海,1928年12月20日)、《汉碑在文字学上之价值》(《时事新报》上海,1929年1月17日)、《中国文字之发生与变迁》(《中国学生》1936年第2卷第1~4期合刊)、《声韵略论》(《文风》1936年第3期)、《从文字学上考见中国古代之声韵与语言》(《学林》上海,1941年第9辑)、《文字学之价值》(《学术界》上海,1944年第2卷第5期)等论文。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天之信仰”之政治的性质
第三章“天之信仰”之非宗教的性质
第四章儒教之自然法说
第五章儒教之国家观念
第六章儒教之君主论
第七章儒教之二大政务
第八章儒教之社会组织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