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贵派企业文化

贵派企业文化

  • 字数: 23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作者: 范桥平 著
  • 出版日期: 2016-05-01
  • 商品条码: 978755027474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7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 作者把企业文化和员工案例结合起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极具指导性和实操性。
2. 太多的企业文化建设模式,如东拼西凑式、跟风模仿式,最终成为摆设。而本书的“感恩”和“责任”,从实践到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知行统一。
内容简介
贵派控股集团创立于1995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家居电气为主业、关联性多元发展的格局。贵派品牌曾先后获得“中国优选商标”、“中国电工十大品牌”、“中国建材家居百强企业”、株洲市首届“市长质量奖”等诸多荣誉。
贵派集团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以“责任”、“感恩”为内涵的核心价值观得到全员的高度认同和践行,企业文化为贵派发展发挥了导向、凝聚及提升品牌的作用。
作者简介
范桥平,贵派投资控股集团创始人,现任集团董事长,中南大学EMBA,清华大学赢家大讲堂特聘专家,聚成培训学院特聘顾问,全国非国有经济研究会会员,湖南省杰出青年企业家,株洲市十大杰出青年,株洲市劳动模范,株洲市工商联常委,株洲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
著有《贵派董事长的管理心得》、《这样做,你可以成功》、《感恩,永远的贵派》等多部作品。
目录
第一章对企业文化内涵的理解
1.1企业文化事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1.2找到适合自己企业的文化
1.3企业文化对战略有引领作用
1.4企业文化是战略实施的保障
1.5价值观是企业的精神支撑力
1.6把企业的价值观转化为员工的价值观
1.7企业愿景建立在创业者梦想基础之上
1.8坚持企业使命才能凝聚人心
1.9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的根基
1.10文化与制度的关系极为密切
1.11好的管理要有制度和文化的配套
1.12要把企业文化当成一种管理方法
1.13将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相融合
1.14要重视企业文化中的“化”
1.15企业文化是实实在在“做”起来的
1.16重视传承本身就是的企业文化
1.17企业文化落地知难而不难
1.18找到企业文化落地的“抓手”
第二章感恩是贵派的核心价值观
2.1感恩,贵派企业文化的核心
2.2构建感恩文化有利企业健康成长
2.3把感恩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2.4如何推动企业感恩文化建设
2.5如何从多个层面来构建感恩文化
2.6学会感恩,受益自己
2.7感恩能改变我们的命运
2.8尊重和感恩使员工产生归属感
2.9用感恩之心对待自己的工作
2.10贵派,选择了责任
2.11尊重与推崇
2.12推崇是好的尊重
2.13尊重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2.14让员工感到有尊严
2.15不能把感恩当要挟的筹码
第三章忠诚和担责是感恩的表现
3.1今天,我们仍然需要忠诚
3.2忠诚是感恩的基础
3.3职业忠诚比金子还珍贵
3.4忠诚胜于能力
3.5如何赢得员工的忠诚
3.6讲诚信就是讲责任
3.7道不同,不相为谋
3.8把工作当成责任
3.9诚信决定执行?
3.10担责的高境界就是为使命而工作
3.11执行力反映责任心
3.12工匠精神是责任、感恩文化的体现
3.13员工的责任心靠培养
3.14把权力交给承担责任的人
3.15责任比能力更重要
第四章创新体现责任,乐助体现感恩
4.1活力与价值来自创新
4.2用创新文化培育创客
4.3务实精神是文化建设的核心
4.4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务实工作
4.5务实作风是企业发展之需
4.6要重视构建反思文化
4.7反思是自我成长的必要条件
4.8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帮助自己
4.9互助精神是感恩心态的展现
4.10相互补台是团队精神的体现
第五章对企业文化未来发展的思考
5.1企业文化决定企业能走多远
5.2价值观是决胜未来的力量
5.3企业文化如何转化成经营效益
5.4要注重发挥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5.5让企业文化真正成为员工文化
5.6营造让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的文化
5.7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让员工感到幸?
5.8企业文化建设要把握时代特点
5.9把握互联网时代特点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5.10互联网时代企业文化的进化路径
5.11要重视对企业文化的管理
5.12企业文化建设重在形成心理契约
5.13创建学习型企业
5.14企业文化建设永远在路上
附录媒体采访、企业文化节上的讲话
1.责任使人进步——接受记者采访谈企业文化建设
2.励精图治,再创辉煌——在贵派企业文化建设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3.在贵派企业文化研讨会上的讲话
4.在北京品牌升级发布会上的讲话
5.在届贵派企业文化节上的讲话
6.在第二届贵派企业文化节上的讲话
7.在第三届贵派企业文化节上的讲话
8.在第四届贵派企业文化节上的讲话
9.在第五届贵派企业文化节上的讲话
10.在第六届贵派企业文化节上的讲话
11.在第七届贵派企业文化节上的讲话
12.点燃激情,放飞梦想——在第八届贵派企业文化节上的讲话
13.提高认同度,践行价值观——在第九届贵派企业文化节上的讲话
14.在公司二十周年庆典晚会上的讲话
摘要
    第3章
     /3.15工匠精神是责任、感恩文化的体现
    
    求精是贵派企业文化中核心价值观之一,其内涵就是追求很好,不断精进。一个企业,尤其是制造型企业,在管理和产品方面,甚至各个工作岗位,永远都有改善空间,使企业各个方面不断改善、不断提升,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修课。
    贵派历来重视产品品质,我们提出:“质量是专享不能妥协的经营理念”、“没有质量,一切将成为负数”。不断提高产品品质,既是品牌建设的需要,又是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的需要,更是贵派“责任”、“感恩”文化的具体体现。而制造出经典的产品,需要塑造工匠精神,需要培养出一大批贵派工匠。
    什么是工匠精神?很好的做产品就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有着深远的信仰和理想,它代表着一种人生选择,一种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的气质。优秀的工匠不一定能成功创业,但真正的创业者身上,都有着工匠精神的气质。只有工匠精神才能使一个人的精华血脉注入产品,让它走得更远。只有工匠精神,才能使人不亢不卑、不骄不躁,可以安身立命、有所寄托。
     在建设贵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塑造好工匠精神,用工匠精神引领贵派团队成长和进步。
    有人提出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如今是互联网思维,是粉丝经济,是社群电商。“提倡反复磨砺埋头苦干的工匠精神,是否已经落伍?”还有人认为,工匠精神代表着一种机械重复的劳动,在提倡人人创新、时时创新的时代是否过时?
     工匠精神落伍了吗?回答是否定的。移动互联网时代,需要很好的产品,因此我们更加需要工匠精神!另外,产品是企业的阳面,管理和营销是企业的阴面。他们的融汇调和了企业的阴阳。我们发现当企业发展的顺风顺水的时候,是我们关注产品的时候,是产品供不应求的时候,等我们关心管理和营销的时候,就是公司发展慢下来的时候、毛利低的时候。很多企业都说自己的产品好,只是缺乏好的管理和营销,但你深究的话,你会发现他们对于管理和营销的恐慌是来自于对产品的不自信。
     因此说,培育工匠精神不但需要,而且紧迫,尤其是对贵派而言。
    先要厘清“工匠精神”的内核,即工匠精神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工匠精神”在企业领导人与员工之间形成了一种文化与思想上的共同价值观,并由此培育出企业的内生动力。
    培养工匠精神就要从改变观念入手,关键要树立正确的工作观。首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工作不仅仅是我们赚钱谋生之道,更应该是我们追求梦想,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我们需要拥有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精神。放下功利心、浮躁心、投机心。拾起公德心、专研心,恒久心。弥补信仰的缺失,诚信的缺失,感恩的缺失。在工作中去提升自己的人格,在工匠们的眼里,只有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制造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正是凭着这种凝神专一的工匠精神,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世界、成为经典。
    工匠精神不是口号,它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心中。这除了公司要建立配套的激励政策、人才管理措施之外,最重要的是对员工的熏陶,营造好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特别是要营造徒弟尊重师傅的氛围,鼓励大家互帮互学,岗位成才。要让大家清楚,现在这样一个技术推动变革的时代,要让产品力超越领导力,要让产品家替代企业家,有工匠精神的产品家才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人,才是能够带领企业在互联网时代成功转型的领导者。
    我们还要充分发挥贵派一大批老员工的积极作用,他们十几年如一日,对技术刻苦钻研,对工艺不断改良,对产品精益求精。在他们身上就体现了优秀的工匠精神,他们是种子、是楷模,是新时期工匠精神的传播者,更是贵派制造的脊梁!
    贵派要把塑造工匠精神提到企业文化建设、品牌塑造的高度来认识,因为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它的重要性。在资源日渐匮乏的后成长时代, 重提工匠精神、 重塑工匠精神,是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做任何事只要做到心到、神到、就能达到登峰造极、出神入化的境界。看看瑞士名表,将一项技术发挥到很好,很好品质造就了很好品牌。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