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知识产权制度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法经济学研究

知识产权制度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法经济学研究

  • 字数: 18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作者: 贾引狮,杨柳薏 著
  • 出版日期: 2016-03-01
  • 商品条码: 978751304010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28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近几十年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开始面临着愈加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重金属污染严重、水资源污染、大气污染、土地荒漠化等,已严重干扰了人们的生产生活。这些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与知识产权制度有一定的相关性,知识产权制度推动下的科技进步提高了人们改造自然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人类破坏自然、污染环境的能力。因此,本书对促进科技进步的法律制度——知识产权制度进行反思,对知识产权制度的生态化趋势进行研究,以促进知识产权制度在生态环境保护中“正能量”的发挥。
作者简介
贾引狮,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78年出生,山西闻喜人。1997~2001年在山西财经大学学习,获管理学、法学学士学位。2001~2004年在西北政法大学学习,获法律硕士学位。2004年至今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法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知识产权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已出版专著二部:《环境资源法学的法经济学研究》《中国一东盟知识产权合作若干问题研究》,在《法学杂志》《知识产权》《广西社会科学》等核心期刊发表10余篇学术论文,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5项。2013年获得广西首批“十百千知识产权(专利)人才”中的“知识产权中青年专家”称号,2014年被推荐为全国知识产权培训师资人才。
杨柳薏。女,讲师,1981年出生,广西桂林人,1999~2003年在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习,获英语教育学士学位,2003~2006年在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学习,获法学硕士学位。2006年至今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科技处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知识产权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目前已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课题两项,并主持广西法学会重点研究课题一项,参与广西区专利专项项目一项。
目录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知识产权制度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的演进历程
第二章 知识产权制度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法经济学分析
第一节 知识产权制度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正效应的法经济学分析
第二节 知识产权制度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负效应的法经济学分析
第三节 知识产权制度对生态环境保护效应不确定性的法经济学分析
第四节 知识产权制度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
第三章 知识产权制度生态化的路径依赖与创新
第一节 知识产权制度生态化的路径依赖
第二节 知识产权制度生态化的路径创新
第四章 著作权制度生态化的法经济学分析
第一节 著作权制度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第二节 著作权的客体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第三节 著作权制度生态化的若干思考与建议
第五章 专利制度生态化的法经济学分析
第一节 生态社会需要“生态化”的专利法律制度
第二节 生态文明视角下专利强制许可制度重构的法经济学分析
第三节 推进专利制度生态化的若干思考
第六章 商标法制度生态化的法经济学分析
第一节 商标生态化的趋势
第二节 商标法生态化的法经济学研究
第三节 推进商标法生态化的若干思考
第七章 遗传资源知识产权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法经济学分析
第一节 遗传资源的生态环境价值及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
第二节 遗传资源知识产权化进程中的法经济学分析
第三节 遗传资源知识产权利益分享机制的法经济学分析
第八章 知识产权制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经济学分析
第一节 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性
第二节 知识产权制度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若干思考
第九章 地理标志制度生态化的法经济学研究
第一节 地理标志概述及其经济价值
第二节 地理标志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第三节 地理标志生态化过程中的经济学困境与反思
第十章 植物新品种权制度生态化的法经济学思考
第一节 植物新品种对生态环境的效应分析
第二节 植物新品种权的生态化思考
第三节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模式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