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大学·中庸

大学·中庸

  • 字数: 1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岳麓书社
  • 作者: (春秋)曾子,(战国)子思 著
  • 出版日期: 2016-05-01
  • 商品条码: 978755380569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37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1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大学》《中庸》。
《大学》,儒家经典,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四书”。全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是古代一部重要的汉民族典章制度书籍。全篇以“中庸”作为优选的道德准则和自然法律。
作者简介
曾子(前505—前436)春秋末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南)人。名参,字子舆。孔子学生。以孝著称。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认为“忠恕”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提出“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虔诚地追念祖先),民德归厚”,“犯而不校(计较)”等主张。《大戴礼记》记载有他的言行,相传《大学》为他所著。后被尊为“宗圣”。
子思(前483—前402)战国初哲学家。姓孔,名伋。孔子之孙。相传曾受业于曾子。他把儒家的道德观念“诚”说成是世界本原,“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中庸》)。以“中庸”为其学说的核心。孟子曾受业于他的门人,将其学说加以发挥,形成了思孟学派。后被封建统治者尊为“述圣”。《汉书?艺文志》著录《子思》二十三篇,已佚。现存《礼记》中的《中庸》、《表记》、《坊记》等,相传是他的著作。
目录
序万变世界绝对不变的成功定律/001
大学
导  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中庸
导    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