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 字数: 221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 著;夏璐 译
  • 出版日期: 2016-04-01
  • 商品条码: 978730022087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1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提出了一个解释现代性及其与自我关系的新框架。作者延续了他在《现代性的后果》一书中提出的观点,认为“极盛”或“晚期”现代性是一种后传统的秩序,其特征是一种发展了的制度反身性。在当下,现代制度的全球化趋势伴随着一种日常生活的转型,而这种转型又对个人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于是,自我变成了一种“反身性规划”,经由一种可被修改的有关自我认同之叙述而实现和维持。作者试图通过本书向读者说明,自我的反身性规划乃是一种控制形式,它与现代制度所体现出来的“对未来的殖民”的总方向并行不悖。然而,这种控制形式也带来了一种质疑上述总方向的趋势,也为晚期现代性的新政治议题提供了实质内容。
吉登斯曾经因忽略一些重要论题而遭到批评,因此在本书中,他重点关注了这些论题,其中包括有关自我和自我身份认同的心理学。他的一系列关于现代性的论著是其思想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一步,也必将成为社会理论、政治理论、人文地理学、社会心理学等领域的推荐阅读文献。
作者简介
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男爵,英国社会学家,以社会结构理论与当代社会的本体论而闻名,被认为是当代社会学领域中有很好贡献的学者之一。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以马思、涂尔干、韦伯等为代表的经典社会学家思想的反思;对以结构主义、功能主义和解释社会学等为代表的现代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反思;对社会学研究方法的重建,提出了有名的“结构化理论”;现代性理论范式的提出和现代性发展的反思。曾任伦敦经济学院院长,现任该校社会学系荣休教授。他的突出成就很多,其中包括与赫尔德和汤普森共同创办的Polity出版社,该社现已成为社会科学方面的主要出版机构。吉登斯与英国前首相、工党领袖布莱尔提倡的“第三条路”政策也影响了英国甚至其他国家的政策。其代表性著作包括《现代性的后果》和《第三条道路》等。
目录
导论
第1章极盛现代性的轮廓
现代性:总体考察
本土性、全球性与日常生活的转型
经验的传递
极盛现代性及其存在性指标
为什么现代性与个体认同相关?
第2章自我:本体安全与存在性焦虑
本体安全和信任
焦虑与社会组织
存在性问题
身体与自我
动机
第3章自我的发展轨迹
自我身份认同、历史与现代性
生活方式与生活规划
纯粹关系之理论与实践
身体与自我实现
神经性厌食症与身体之反身性
第4章命运、风险与安全
命运、宿命论、命中注定的时刻
风险的参数
主动贴近风险
风险、信任与保护壳
风险、信任与抽象体系
安全、去技能化与抽象体系
赋权与专业知识之困境
小结:权威、专业知识与风险
第5章经验之封存
内部指涉性与生命周期
制度的影响
封存的领域
社会对癫狂的容纳
疾病和死亡的封存
激情的私人化
与外部自然的分离
自恋与自我
批判性的观察
治疗手段的使用
第6章自我的苦难
风险与怀疑的影响
本体安全、焦虑与经验之封存
纯粹关系:压力和负担
“生活在这个世界”:自我的两难困境
统一与破碎
无力与获取
权威与不确定性
个人化经验与商品化经验
基本动力机制:无意义感造成的威胁
被压抑者的回归
第7章生活政治的勃兴
何为解放的政治?
生活政治的本质
生活政治、身体与自我
个体的生活与全球的需求
小结:生活政治的议程
相关性与意义
概念词汇表
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