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学科、学术、学人的薪火相传

学科、学术、学人的薪火相传

  • 字数: 547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作者: 黄忠彩 主编
  • 出版日期: 2016-03-01
  • 商品条码: 978751304009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84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文集收录了2012年第二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中青年学者高级研修班的丰硕成果,汇集研修班中青年学者提交的论文共46篇,内容涵盖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多元学科,论文作者均为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者、专家。
作者简介
黄忠彩,侗族,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秘书长、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巡视员、副主任。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时考入中央民族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2年,因工作出色,被调入国家民委工作,先后在人事司、经济发展司任职。
目录
田野调查
灵验与认同——对京西乡村天主教群体日常生活的考察
从“走姑娘”民俗考察侗族传统文化特质及其变迁——以黎平黄岗侗寨为个案
当代湘西苗族土家化与土家族苗化现象探析
少数民族的文化重构与本真性的保持——以景宁畲族自治县的畲族文化重构为例
经验与反思:民族学视野下的湘西地区民族政策——以油茶种植的政策扶持变迁为例
山村的巫术——环县影戏的艺术人类学解读(一)
四川藏区艾滋病预防干预的人类学实践——以扎巴藏族“走婚”人群为例
旅游者对民俗旅游产品本真性的感知研究——以云南新平大沐浴花腰傣民族文化村为例
民间剪纸传承人的身份获致与自我认同
多元共生中的文化涵化——青海河湟地区“卡力岗”和“家西番”族群的个案研究
社会建构与自我调适:回族开斋节意义探析——以新疆乌昌地区回族社区为个案
神圣时空下伏羲庙“灸百病”习俗的人类学阐释
崇拜与恐惧——河湟地区多民族信仰“猫鬼神”的宗教人类学分析
卓仓藏族的婚姻圈:基于郭尔三个村的分析
撒拉族村落空间结构及空间观
土族纳顿节仪式展演的文化象征与功能
对青海地区伊斯兰教与藏传佛教共存(互动)层次的探讨——以回族和藏族的互动(交往)为例
土族婚礼歌演唱模式初探——以民和土族婚礼情境为例
甘青穆斯林民族地区村治模式研究——以青海省循化县撒拉族农村为例
安多藏区的文昌神信仰研究
藏区多教派共存宗教文化表现形式研究——以德格地区为例
论土地庙的没落与“过客式”农民的诞生
牧民的定居与适应——以甘肃省肃北县为例
区域性银行、资本流动与脆弱性——以贵阳银行重庆分行的筹办为个案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契机下的城镇化建设研究——下谷坪土家族乡的社会学考察
理论探讨
古代中国政府民族教育政策文化模式的历史研究
苯教的婚姻仪式及其象征意义
双向认同——朝鲜族自治地方民族关系探析
省际结合部民族关系与民族问题研究
从“鬼子”称呼看晚清的中西文化交流
社会变迁与女性历史地位的文化透视——基于土家族“哭嫁”风俗的思考
语言与传统文化初探——以阿美语为例
人类学的族群研究:概念与实质探讨
一个吐蕃王室后裔家族的历史变迁
“勺哇”人的族源考辨
多源文化的大漩涡——塔尔寺与“宗喀六族”文化变迁
青海蒙古族土地信仰
政策建议
引领辽宁各民族间文化和谐交流促进社会主义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甘肃民族问题的症结与出路调查
羌风胡韵文化昆仑——论建设西宁高原民族特色文化大都会的关键
青海民族关系的新特点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研究
青海民族文化发展与和谐社会关系研究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