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 字数: 392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 作者: 万慧颖 主编
  • 出版日期: 2016-01-01
  • 商品条码: 978756416187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2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十章,介绍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概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发展、家长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家庭教育、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特殊家庭的儿童家庭教育、教师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等内容。
目录
第一章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概述
第一节家庭概述
一、家庭的概念
二、家庭的演化
三、家庭的特点
四、家庭的功能
第二节家庭教育概述
一、家庭教育的涵义
二、家庭教育的性质
三、家庭教育的特点
四、家庭教育的功能
第三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概述
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涵义
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
三、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作用
四、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
五、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
六、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
第二章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发展
第一节古代社会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一、古代社会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发展阶段
二、古代社会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第二节现代社会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一、现代社会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
二、现代社会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优势和局限
第三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学科发展
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的萌芽
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的初步发展
三、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四、当前家庭教育学的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第三章家长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第一节学前儿童家长的角色与作用
一、母亲的角色与作用
二、父亲的角色与作用
三、其他家庭成员的角色与作用
第二节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素养
一、家长的文化素质
二、家长的身体素质
三、家长的道德素质
四、家长的心理素质
第三节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能力
一、家长的教育观念
二、家长的教育态度
三、家长的教育能力
四、家长的教育知识
第四章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家庭教育
第一节优生与胎教
一、优生的意义
二、优生的相关知识
三、胎教的作用
四、胎儿的形成与发展
五、胎教的科学方法
第二节O~3岁幼儿的家庭教育
一、0~1岁儿童的家庭教育
二、1~2岁儿童的家庭教育
三、2~3岁儿童的家庭教育
第三节3~6岁幼儿的家庭教育
一、3~4岁儿童的家庭教育
二、4~5岁儿童的家庭教育
三、5~6岁儿童的家庭教育
第五章不同类型家庭的儿童家庭教育
第一节独生子女家庭儿童的家庭教育
一、独生子女家庭儿童的特点
二、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特点
三、独生子女家庭的儿童教育策略
第二节多子女家庭儿童的家庭教育
一、多子女家庭儿童的特点
二、多子女家庭教育的特点
三、多子女家庭的儿童教育策略
第三节离异家庭儿童的家庭教育
一、离异家庭儿童的特点
二、离异家庭教育的特点
三、离异家庭的儿童教育策略
第四节重组家庭儿童的家庭教育
一、重组家庭儿童的特点
二、重组家庭教育的特点
三、重组家庭的儿童教育策略
第五节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一、留守儿童的特点
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
三、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
第六节隔代教养家庭儿童的家庭教育
一、隔代教养家庭儿童的特点
二、隔代教养家庭教育的特点
三、隔代教养家庭的儿童教育策略
第六章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
第一节智力超常儿童的家庭教育
一、智力超常儿童的发现与鉴别
二、智力超常儿童的特点
三、智力超常儿童的教育行为策略
第二节智力障碍儿童的家庭教育
一、智力障碍儿童的发现与鉴别
二、智力障碍儿童的特点
三、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行为策略
第三节自闭症儿童的家庭教育
一、自闭症儿童的发现与鉴别
二、自闭症儿童的特点
三、自闭症儿童的教育行为策略
第四节听力障碍儿童的家庭教育
一、听力障碍儿童的发现与鉴别
二、听力障碍儿童的心理特点
三、听力障碍儿童的教育行为策略
第五节视力障碍儿童的家庭教育
一、视力障碍儿童的发现与鉴别
二、视力障碍儿童的心理特点
三、视力障碍儿童的教育行为策略
第六节其他类型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
一、肢体残疾儿童的家庭教育
二、多动症儿童的家庭教育
三、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家庭教育
第七章教师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第一节教师的教育素质
一、教师的专业素质
二、教师的身心素质
第二节教师与儿童家庭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一、教师与家庭教育结合的意义和任务
二、教师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的责任和义务
第三节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一、教师和家长沟通的必要性
二、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原则
三、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四、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方式
第八章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的指导
第九章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
第十章我国新形势下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附录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