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联系客服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大冰沟/何承久
字数: 690
装帧: 简装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作者: 何承久
出版日期: 2016-03-01
商品条码: 9787540239046
版次: 1
开本: 其他
页数: 700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
¥6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收藏
上架到店铺
×
Close
上架到店铺
{{shop.name}}
点此去绑定店铺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2.05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1.一部气势恢宏的长篇历史小说;
2.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民众被日军“围子”圈养的故事;
3.作者用三十多年的时间搜集资料,走访当地百姓,记录口述的故事;
内容简介
《大冰沟》是一部历史小说,讲述了伪满洲时期的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在东北一个叫大冰沟的山村里,土匪和村民们各自活着,伪满洲成立,日本人对八路军进行围剿,一支带有伤员的八路军军队进入了大冰沟,在村民的帮助下,八路军剿了匪,这时,一支日本军队也进入了大冰沟,日本军队在大冰沟培养了自己的伪军,对大冰沟的村民进行了残酷的统治。村民们、八路军和日本军队开始了漫长的对抗……
作者简介
何承久,汉族,一九五八年生。辽宁省凌源人。从事教学工作。中学不错教师。毕业于师范专科院校。酷爱文学、书法、音乐。诸多教育学术论文曾获国家、省、市各级学术研讨机构认可并发表。其中,有关教改深度整合的探讨性一文见于《中国教育报》课程版的头版头条,中国教育报对此文并加了编者按。此外,多有散文见诸报刊。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风雨来袭
第一回 老耗子夜闯碾子沟 成铤险走县城/003
第二回 李凤山虎口险丧命 抗日联军进大冰沟/034
第三回 老耗子惨遭灭全军 吴玉成杀人潜深山/049
第四回 李凤山偶见山里人 侦察排遭遇日寇军/067
第五回 惯匪生诡计露狼性 抗日联军巧布天网/083
第六回 搜匪队巧遇烧炭郎 异乡客佯扮做饭人/109
第七回 大部队绕走黄崖岭 抗日联军袭要路沟/131
第八回 “霍三喇叭”为虎作伥 蒙族骑兵惨败走北/144
第九回 小鬼子疯狂大扫荡 落魄人店中大撒野/157
第十回 鬼子冰沟外摆重兵 魏强走险夜探亲人/174
第十一回 宴上程浩拳脚显威 岭下群英智取敌哨/186
第十二回 解放区人民庆胜利 热血男儿踊跃参军/214
第十三回 日伪军偷袭解放区 小鬼子各庄大逮捕/227
第十四回 大部队连夜赴战地 勇士热血大战日寇/243
第十五回 抗日联军挥师南下 葛振林夜入大冰沟/258
第十六回 救战友夜走青松峰 识大体高真入冰沟/265
第十七回 百余民众惨遭杀戮 日军清乡始拉大网/273
第十八回 与日伪军同归于尽 葫芦沟里险遭狼袭/284
第十九回 求名医却来不速客 葛振林住进鸽子洞/298
第二十回 魏强思亲回家探母 壮士飞刀怒斩群魔/308
第二十一回 父女采药巧救英雄 挚友设法秘送夜羹/321
第二章 满洲囚笼
第二十二回 强逼民众修建围子 百姓无奈挥泪离家/337
第二十三回 围子无自由苦难言 寒雨中先生多惆怅/353
第二十四回 葛振林留住大冰沟 郑玉山逃回西大岭/366
第二十五回 铁杆汉奸欲占花魁 老夫妇巧作伴亲娘/378
第二十六回 关东三兄弟进深山 狩猎汉不慎落魔爪/387
第二十七回 五英雄椓树林相聚 姐弟三岔口巧获救/397
第二十八回 围子人满蚊虫患起 闹瘟疫万户唱鬼歌/408
第二十九回 高才南门怒打日兵 将军难主沉浮悲叹/416
第三十回 高真黑夜进沟寻友 老父誓救子劫法场/429
第三十一回 除后患鬼子大搜捕 杀豺狼刘爷亮宝剑/439
第三十二回 百姓举家远迁故土 抗日队转移鹿圈沟/458
第三十三回 打柴郎舍救落水儿 三好汉夜潜高真家/466
第三十四回 魏强扮郎中进张府 高顺锄奸却惹事端/477
第三十五回 灾祸起百姓无宁日 赴生死嘎蛋闯难关/487
第三十六回 截军粮英雄大灭敌 无去路车夫奔光明/495
第三十七回 截粮队下歪脖子沟 众英雄战大石门峡/501
第三十八回 抓苦力岛田大摆阵 听军令张全遭伏击/515
第三十九回 放山鹰却欲纵故擒 找部队与狼进深山/532
第四十回 贞洁女蒙冤无处诉 哈巴狗受宠有阴招/541
第四十一回 大冰沟来了烧炭汉 新郎官沦为阶下囚/551
第四十二回 喜中忧疑云遮慧眼 急中错锄奸获罪名/560
第四十三回 向阳坡奸细现真相 豹子洞开枪露端倪/570
第四十四回 痛苦老人抑郁成疯 山里兄弟醉遭偷袭/584
第四十五回 山上好汉绝境逢生 抗日志士挥泪别友/602
第四十六回 结义兄弟居山待毙 侦察小组遇抢枪人/616
第四十七回 两义士和英雄团结 追猪人与部队邂逅/627
第四十八回 双洞沟抗日军整编 地道里队长会张全/635
第四十九回 狙击手潜入大冰沟 董父女喋血鸡冠山/646
第五十回 巧妙布阵“调虎离山” 乔装入围“出奇制胜”/656
第五十一回 劈日寇首民众雀跃 攻克围子百姓解脱/674
后记/690
摘要
这是深秋的季节,大冰沟的山里山外、大屯小村到了猫冬的时候了。场院堆积的豆秸、高粱和谷子已经被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了,那光溜溜硬邦邦的场院空荡荡的,只剩下去了木框架的孤零零的石碌碡停放在场院一边。所有的人家把一年或多或少的粮食收打入柜,再做一年的打算,可富裕人家石进斗量,在粮米上仓的欣喜之余却有隐隐的不安。
谁都知道这个时候,盘踞山头的土匪要开始砸大户了。这一带富裕人家大都曾遭受过土匪的洗劫,一到这个时候,遭劫的阴影便让这些人家心有余悸。除了豁出命的穷苦人,其他人还要设法想出一些对付土匪的办法。为了不让土匪掠去财物,许多人家在自己的院子里都秘密地修了一个宽敞的地窖,除了日常所需的物品放在外面,剩余的一些珍贵的细软、粮食等都放在窖里,以防被土匪掠去。
青龙河畔,南靠大冰沟沟门有个百余户人家的村子,村名叫碾子沟。村中有一富人家却与别的财主大不一样,从来没把遭劫隐患系心头。这家人姓李,主人叫李熙三。李家拥有良田五十余亩,在平原地带,这么些地算不了什么,可散落在这七沟八梁的一面坡,每坡不过几亩地的大山沟子里,这样的人家可算是蝎子——独(毒)一份了。
李熙三年逾六旬,家有两室,一大一小。有三儿一女,四个孩子中属女儿李秀兰优选,是大老婆养的,十六岁就嫁给了关里抚宁县城一个富裕人家,家中三个儿子都是小老婆生的。其中,老二李凤田在北面距家两百里远的塔子沟县城里做丝绸生意,因为他经营有方又善交际,几年工夫,就成了县城里屈指可数的巨贾富商,在这方圆几百里,也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按父亲李熙三的话说,李家出了这样一个有出息的人,不仅是李家的光彩,也是碾子沟的荣耀。这些年来,李家的日子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令当地人艳羡不已。李家老大李凤山继承了父亲李熙三的行医行业——开药铺,他是当地有名的医生。李家是祖辈行医的杏林世家,李凤山受到祖世医药真传,自幼又笃学善思,注重临床经验积累,在传承了李家的行医之道后,颇有建树,他虽然三十刚出头,行医却有十几年的时间。因为他医道精深,为人忠厚,这十里八屯哪家有生病的,都跑到李家来找他诊治。所以,李家在当地的人情大多都是靠他来支应的。老三李凤奎从小性格温良,头脑聪颖过人,受到李熙三夫妇的百般宠爱,被视为心肝宝贝。李凤奎五岁那年,父亲就给他请来了一个私塾先生教他学文识字,到了十四岁,四书五经已能倒背如流。因他比两个哥哥多念了不少的书,所以不仅能写一手好字,还能打一手好算盘。现虽已十六岁,但他对家中事从不过问,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少爷生活。李家虽无法与《红楼梦》中显赫的贾府相媲美,但李凤奎的脾气秉性和他在李家的地位却与贾宝玉有几分相似之处。他谈吐文雅,举止大方,能和李家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人和睦相处,院里的人无人不喜,再加上他眉清目秀,仪表堂堂,经常游手好闲四处乱逛,被当地人称为“李秧子”。李熙三夫妇对老儿子百依百顺,觉得并不为过。钟鸣鼎食的李家,不管主人还是佣人,上上下下十八口人一起吃饭,老儿子却另起锅灶。按李熙三的说法,李家之大任,降于斯人也,要光宗耀祖非李凤奎莫属,李熙三把这重码压在了老儿子身上。他知道,老二在外求财有道,买卖兴隆;老大秉承祖业,后继有人。银钱斗量,骡马成群,在大冰沟外方圆百里没的说。这毕竟是山沟里的土财主,目光短浅,要让李氏家族真正走出乡野,显赫于天下仅这般怎么能行?多读圣贤之书,走科举仕途之路,李熙三看好了靠做官为宦的门径。他虽志存高远,但是否如愿以偿,只能指望自己的宝贝老儿子了。“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成了他激励老儿子奋发向上的“口头禅”,可老儿子李凤奎并没有体会到他老子的良苦用心。
“爹,你知道宋朝赵普帮赵匡胤用半部《论“爹,你知道宋朝赵普帮赵匡胤用半部《论语》就定了天下,又用半部《论语》以致天下太平。读那些书有啥用?成天咿咿呀呀的,该累死我啦!”
李熙三看老儿子无鸿鹄大志,内心深感焦虑。他只好好言相劝:“老儿啊,话可不能这么说呀,你没听说吗?十年寒窗苦,方为人上人。要想出人头地,到大地方去做官,不多读书怎么行啊?听爹的,啊——”
“爹,现在都民国啦!哪有考试做官这一说?”
“老儿啊,不管世道咋变,科考是不会变的。你想啊,自古以来不管哪朝哪代,哪个当大官的不是考上的?听爹的,好好读。李旺,给你弟弟拿点儿点心来!”
“不用,我不饿呢!”
“哗——哗——”李凤奎手托着下巴漫不经心地掀着书页,不吭声。
“古人云,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功夫到家没有不成的。能耐,能耐,有耐心就有能力。读书要有耐心啊。”
“知道啦,啊,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李凤奎拿起书哼哼呀呀地边走边诵读起来,他不想再跟苦口婆心的老爹理论什么。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