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近代教师群体研究

近代教师群体研究

  • 字数: 37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刘玉梅 著
  • 出版日期: 2016-03-01
  • 商品条码: 978701014594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9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选题的写作重点在于对清末民初教师群体的形成、发展、职业化过程、群体性特征以及作为一个新兴职业群体,处在怎样的社会地位,扮演着怎样的社会角色,在中国近代教育乃至整个社会转型过程中起过怎样的历史作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勾勒和分析。第一部分,清末民初教师群体形成的历史背景;第二部分,清末民初教师群体的来源、构成特点的概括和总结。第三部分,对近代教师规范化、制度化进程进行具体的分析概括。主要包括检定制度、视学制度、奖惩制度以及聘任制度等。第四部分,主要对教师群体的群体性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主要包括对其身份性特征、精神性特征、群体性意识、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及教师素质等方面的剖析。第五部分,对近代教师的经济收入,主要是薪俸收入和职业收入以及其他收入进行具体分析。第六部分,主要探讨教师与学潮的关系,并通过学潮探讨教师这一群体的参政意识和维权意识。第七部分,主要探讨教师群体与近代社会转型的关系。近代教师群体形成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的转型促成了它的出现,它的出现又对社会的转型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近代教师群体在培养新式人才、传播近代科学知识、启发民智、推动社会向近代转化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简介
刘玉梅,1971年4月生,汉族,河北任丘人,河北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先后就读于河北大学历史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2007年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
目录
绪论
第一章中国近代学堂教育的发展
第一节中国传统教育
一、中国传统教育发展概括
二、对中国传统教育的认识
第二节中国近代政局变迁与教育体制变革
一、《南京条约》与教会学校的兴起
二、《北京条约》与京师同文馆的建立
三、天津教案与派遣留美幼童
四、甲午战争与北洋大学堂、南洋公学和京师大学堂的出现
五、庚子之役与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
六、日俄战争与科举制的废除
七、民国成立于教育体制变革
第三节直隶近代学堂教育的兴起于发展
一、清末新政(1901)前直隶近代学堂教育的兴起
二、清末十年(1901-1911)直隶学堂教育的发展
三、民初十年直隶学校教育的维持和艰难发展
四、学堂教育发展中的问题
五、对新教育的重新审视
……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