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肯尼迪传

肯尼迪传

  • 字数: 700千字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作者: [美]罗伯特·达莱克
  • 出版日期: 2016-04-01
  • 商品条码: 9787508658391
  • 版次: 2
  • 开本: 其他
  • 页数: 844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10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约翰?F?肯尼迪出生在一个显赫的爱尔兰移民家族。作为美国很富有、很闻名的家庭之一的第二个儿子,他从小就是一个特权青年。在家族光环的笼罩下,肯尼迪早早步入政坛,更在43岁的年纪便当选为美国第35任总统。就任后,他得到了绝大多数美国人的支持——他的为人、他温馨的家庭生活、他的智慧、他充沛的精力和决策时的勇气都深受敬仰。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成为美国历目前第4位遇刺身亡的总统。李?哈维?奥斯瓦尔德射出的子弹结束了他短暂的生命,令人痛心的离去更增添了他的传奇光环。 肯尼迪至今仍然是许多美国人心目中的一个神话人物。“年轻、英俊、迷人、富有,战争英雄,哈佛毕业生”是他的标签,而困扰他一生的疾病、在国会中平庸的表现、作为天主教徒竞选总统时遭受的指责和怀疑、当选后面临的各种靠前压力(特别是民权问题上)、猪湾惨败后的痛苦与自责、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的权衡与斟酌、深陷越南战争泥沼的苦闷、对私生活和健康问题被曝光的担心等等,又增添了肯尼迪的神话色彩。 他给美国人民留下了十分宝贵的遗产,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位“自由世界”的年轻领导人成为美丽梦想的化身。正如肯尼迪在就职演讲中所说的那样:“亲爱的同胞们,不要问你们的国家能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你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全世界的公民们,不要问美国愿意为你们做些什么,而应该问我们在一起能为人类的自由做些什么。” "
内容简介
约翰·F·肯尼迪从小就是一个特权青年。他早早步入政坛,更在43岁的年纪便当选为美国第35任总统,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成为美国历目前第4位遇刺身亡的总统。李?哈维?奥斯瓦尔德射出的子弹结束了他短暂的生命,令人痛心的离去更增添了他的传奇光环。“年轻、英俊、迷人、富有,战争英雄,哈佛毕业生”是他的标签,而困扰他一生的疾病、在国会中平庸的表现、作为天主教徒竞选总统时遭受的指责和怀疑、当选后面临的各种靠前压力(特别是民权问题上)、猪湾惨败后的痛苦与自责、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的权衡与斟酌、深陷越南战争泥沼的苦闷、对私生活和健康问题被曝光的担心等等,又增添了肯尼迪的神话色彩。
作者简介
罗伯特?达莱克(Robert Dallek),美国有名历史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历史学家协会主席(2004~2005年),曾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牛津大学、波士顿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任教。达莱克以美国总统为研究专长,撰写了十余部关于美国总统的著作,包括威廉?麦金莱、富兰克林?罗斯福、罗纳德?里根、林登?约翰逊、约翰?F?肯尼迪、理查德?尼克松、哈利?杜鲁门等,他的《富兰克林?罗斯福与美国外交政策(1932~1945)》一书荣获班克罗夫特奖。
目录
序 言 部分 长大成人 章 起步 以他那桀骜不驯的外祖父的名字命名的健康男孩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于1917年5月29日下午来到了人世。他次得到媒体的关注是通过他那“面带微笑”的骄傲的外祖父。 第2章 特权青年 随着年龄的增长,杰克?肯尼迪逐渐明白了,作为美国最富有、最闻名的家庭之一的第二个儿子,他不同于自己认识的许多特权青年。 第3章 人生之艰辛 困扰肯尼迪一生的疾病问题、哥哥的“离开”都让他变得更加坚强。 第二部分 公职岁月 第4章 从政 对于杰克?肯尼迪来说,寻找一生的职业是他青年时代早期的一个关键内容。杰克并不害怕进入政界,也不怕承担公共义务。但在他哥哥小乔还活着的时候,这是他压根没有认真考虑过的问题。 第5章 进军国会 肯尼迪家对于杰克进入国会一事没有举办任何特殊的仪式。全家人,特别是乔,认为那最多只是步。 第6章 当选参议员 上任刚刚3个月,肯尼迪就对一个记者说:“我常常想,如果我们这些参议员跟那些听差们换一下位置的话,美国的日子可能会好过些。”1954年,当杰克在参议院工作了一年后,有人问他:“当美国参议员的感觉如何?”他沉吟片刻,说:“这是世界上最腐败的工作。” 第三部分 天主教徒能当总统吗? 第7章 总统候选人 肯尼迪在马萨诸塞州取得的连任竞选胜利以及自1956年民主党大会以来越来越大的全美知名度,使他成了所有人心目中可能会参加1960年总统竞选的候选人之一。 第8章 总统大选 “太多的美国人迷失了方向,失去了意志和历史使命感,”肯尼迪强调说。“总而言之,现在到了新一代领导的时代——新人来应对新问题和新机遇……今天晚上,我朝西而立,站在过去的前沿上。” 第四部分 总统 第9章 火炬传递 肯尼迪几乎没有时间享受或者置疑自己的成功,从总统候选人转变为当选总统之后,他立刻面临新的压力。 0章 总统的历练 在华盛顿14年的工作经历让肯尼迪明白了一个道理,即总统在对外政策方面的控制力度超过对国内政策的控制,用国际举措来促进国家团结比用国内措施更有机会取得效果,因为国内措施一定会产生严重的政治分歧。 1章 充满麻烦的世界 肯尼迪确信,猪湾失败的部分原因可以归咎于促使卡斯特罗对入侵行动产生警觉的媒体报道。于是他便利用4月对美国报纸出版商协会发表讲话的机会,敦促全国牺牲其一部分传统自由。 2章 危机管理 肯尼迪尽量公正地看待自己,看待自己所面临的问题的严重性,不让人们的批评或负面的认识左右他对苏联采取的公开行动。他决心要塑造一个在国际事务上明确而坚决的形象,但与此同时,不鲁莽草率地冒险,不让避免核战争之外的考虑决定自己的言行。 3章 满心不情愿的战士 让肯尼迪无法想象的是,在后来的15年中,越南成为除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外美国军队在任何其他海外冲突中损兵折将人数最多的地方。 4章 权力的局限 肯尼迪还相信,记者们喜欢他,不愿意通过发表有关他性生活的报道而令他难堪。当然,他很清楚,总统与新闻界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总是对立的。 5章 失意与失误 在南方局势升温的同时,肯尼迪看不到他在上任总统15个月以来所面临的国际问题有什么缓解的趋势。如果说有什么变化的话,这些问题甚至比过去还要棘手。 6章 悬崖边的徘徊 面临11月选举风险的民主党参议员们也逼迫总统采取更加强硬的行动。 7章 新的开端—国内事务 肯尼迪一方面等待着伴随他签署的行政命令而产生的强烈反应,一方面担心有关他私生活的越来越多的负面消息,以及这些消息可能会对他的总统地位造成的破坏。 8章 新的开端—外交事务 肯尼迪明白,仅仅是国内领域的进展并不足以确保美国在国际上取得成功。与以往一样,应对冷战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9章 未竟的总统大业 暗杀行动和肯尼迪的壮烈牺牲无疑仍然是维持公众对他作为一个总统的领导作风和重要性高度敬仰的最重要的因素。但仅仅这一点还不足以解释他的受欢迎程度。 后 记 致 谢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