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博弈论与社会契约(第2卷) 公正博弈(2册)

博弈论与社会契约(第2卷) 公正博弈(2册)

  • 字数: 62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英)肯·宾默尔(Ken Binmore)
  • 出版日期: 2016-01-01
  • 商品条码: 978756421875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669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所著两卷本《博弈论与社会契约》的第2卷。书中,作者试图从博弈论的视角来探索社会契约问题。作者试图将其研究与传统方法联系起来,由此令专业哲学家受益匪浅。
本书适于博弈论与社会契约理论的研究者。
目录
“当代制度分析前沿系列”总序/1
译者序/1
致歉/1
系列前言/1
阅读指南/1
导论设定场景/3
0.1走向何方?/3
0.2妥协的艺术/4
0.2.1高跷上的胡言乱语/5
0.2.2社会契约/7
0.2.3改革/9
0.2.4原初状态/12
0.2.5讨价还价/17
0.3道德哲学/20
0.3.1传统的哲学分类/21
0.3.2世纪末/23
0.4非合作博弈理论/26
0.4.1最后通牒博弈/27
0.4.2反常现象?/36
0.5合作博弈理论/46
0.5.1联盟形式下的博弈/46
0.6纳什规划/51
0.7实施/59
第1章磋商探微/71
1.1现实的讨价还价模型/71
1.2讨价还价难题/72
1.2.1收益区域/73
1.2.2纳什讨价还价难题/77
1.2.3讨价还价集/80
1.2.4分钱博弈/82
1.2.5埃奇沃思箱形图/88
1.3讨价还价解/92
1.3.1纳什讨价还价解/93
1.3.2卡莱-斯莫洛定斯基解/97
1.3.3存在人际比较的讨价还价/99
1.4讨价还价解的特征化/103
1.4.1卡莱-斯莫洛定斯基公理/105
1.4.2纳什公理/110
1.4.3再磋商公理/113
1.5有承诺的讨价还价/118
1.5.1纳什要价博弈/118
1.5.2固定的和可变的威胁/122
1.6无信任交易/126
1.6.1重复博弈/127
1.6.2过渡协议/131
1.7无承诺的讨价还价/139
1.7.1交替出价博弈/141
1.7.2鲁宾斯坦模型有多现实呢?/150
1.8研究讨价还价的其他方法/156
1.8.1科斯定理/157
1.8.2对社会契约讨价还价的高德观点/160
第2章伊甸园里的演化/167
2.1善、正当与适当/167
2.2功利主义/169
2.2.1至善/172
2.2.2道德伪善主义者/173
2.2.3理想观察者/175
2.2.4哲学王/179
2.2.5社会契约方法/183
2.2.6是规则功利主义还是行为功利主义?/185
2.2.7整体情况/188
2.3虚幻假定?/192
2.3.1效用的人际比较/193
2.4演化伦理学/204
2.5演化与正义/210
2.5.1互惠/213
2.5.2亲缘关系/214
2.5.3均衡选择/233
2.5.4移情与公平/241
2.5.5长期、短期和中期/257
2.6非目的论功利主义/259
2.6.1伊甸园里的承诺/260
2.6.2中期的人际比较/274
2.6.3重述罗尔斯的故事/280
2.7道德作为一种短期现象/283
2.7.1公主和豌豆/284
2.7.2正义是如何运作的/286
2.8为什么不是功利主义?/291
第3章理性互惠/299
3.1相互帮助/299
3.2在适当理论中的权利/311
3.2.1权利如同策略吗?/313
3.2.2维持均衡的规则/316
3.2.3道德责任/318
3.2.4自由意志/321
3.2.5永不绝望!/332
3.3无名氏定理/334
3.3.1文化基因/335
3.3.2有限自动机/336
3.3.3计算收益/339
3.3.4互惠分成/340
3.3.5罪与罚/347
3.3.6相互监管的监管者/353
3.3.7针锋相对?/356
3.3.8合作是如何演化出来的?/363
3.4大型社会中的社会契约/374
3.4.1社会转移/375
3.4.2友谊和联盟/378
3.4.3警察力量/379
3.4.4惩罚无辜者/380
3.4.5领导与权威/383
3.5情感的作用/387
3.5.1显见之事/387
3.5.2管窥之见/388
3.6程序正义/393
3.6.1从无政府到国家/395
3.6.2自然均衡/397
3.7再磋商/399
3.7.1从这里到那里/401
3.7.2在原初状态中的再磋商/404
3.7.3使惩罚与罪行相符/406
3.7.4再磋商防御/407
3.8道德观念是什么?/409
3.8.1混淆喜好和观念/409
3.8.2论亚当·斯密难题/420
3.8.3后福利主义/423
3.8.4道德相对主义不是什么?/425
第4章向往乌托邦/431
4.1导论/431
4.2嫉妒/433
4.3经济学中的公平/438
4.3.1免嫉妒/439
4.3.2福利主义/449
4.4心理学中的公平/455
4.5人类学中的公平/460
4.5.1分享和关心/462
4.5.2觅食社会中的执行/466
4.5.3史前的无政府状态?/471
4.5.4小型群体中的亲属关系/474
4.6道德博弈/485
4.6.1公平的社会契约/485
4.6.2失乐园/487
4.6.3对原初状态建模/489
4.6.4正义何时被分配?/494
4.6.5罗尔斯是无辜的!/501
4.6.6中期的人际比较/504
4.6.7共识与环境/513
4.6.8短期中的道德/515
4.6.9平均主义vs.功利主义/517
4.6.10复乐园?/520
4.7价值和权力/521
4.7.1权力意志?/522
4.7.2比较静态/526
4.7.3按需分配?/528
4.7.4劳动使人自由?/532
4.7.5各尽所能/535
4.7.6高尚和卑贱/536
4.7.7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538
4.8市场与长期/540
4.8.1瓦尔拉斯讨价还价解/546
4.8.2错误表达私人偏好/553
4.8.3公平价格的概念/563
4.8.4时间毁了一切/565
4.9未完成的事业/566
4.9.1大的社会和同盟/567
4.9.2不接近的信息和机制设计/568
4.9.3不断变化的生存博弈/569
4.10完美的理想国度?/571
4.10.1辉格党原则是什么?/571
4.10.2哪里有辉格党原则?/575
4.11休谟主义与人道主义/578
附录A真的如此!/585
A.1自然主义/585
A.1.1因果倒置/587
A.2把“人”模型化/587
A.2.1身体的力量/590
A.2.2理性/591
A.2.3激情/593
A.2.4经验/594
附录B哈萨尼学派/599
B.1导言/599
B.2目的论的功利主义/600
B.3非目的论的功利主义/606
附录C讨价还价理论/611
C.1简介/611
C.2轮流出价博弈/611
C.3偏好/613
C.4静态子博弈完美均衡/615
C.5不稳定均衡/618
C.6广义纳什讨价还价解/622
C.7纳什规划/623
参考文献/62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