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流动的音乐思维

流动的音乐思维

  • 字数: 112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韩)朴素晶 著
  • 出版日期: 2016-03-01
  • 商品条码: 978730022261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07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2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朴素晶著的《流动的音乐思维(先秦诸子音乐论新探)/国学研究文库》探索先秦诸子多元创新的音乐思维。先秦诸子思想是中国思想历史记录重要的环节,并且是东亚思想的共同基础。先秦思想的少见成就是诸子论辩的产物,不同思想家之间的互动正是推动先秦学术发展的真正力量。先秦音乐话语不是单线性发展,而是经历批判和反应、继承和延伸以及综合和妥协的阶段,形成主干思维的动态过程。本书从先秦诸子讨论的大局观入手,探索先秦音乐论的审美术语和思维模式,接着集中讨论儒家和道家的音乐思想。这两条脉络保持的内面张力为后世中国艺术思想提供了发展的动力。
作者简介
朴素晶,先后获延世大学和东大学院硕士、博士学位。曾任建国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著有《残暴的冒险》《十大韩国思想家:水云崔济宇》等,译著有《也谈中国教养史》等。
目录
导言
第YI章  先秦诸子音乐话语的争论焦点:古乐与新乐、艺术与道德
一、前言
二、古今音乐之对立
三、作为艺术的音乐与作为道德手段的音乐
四、结语
第二章  道家乐论的萌芽:《老子》的“音·声”关系
一、前言
二、道家乐论研究的现状分析
三、对《老子》“音·声”概念理解现状
四、对老子“音·声”概念的完整理解:艺术和哲学之间
五、结语
第三章  集儒家音乐论的大成:《乐记》的思想多元性
一、前言
二、《乐记》作者与成书时期问题
三、诸子论乐及礼乐批判
四、《乐记》中的不同思想倾向
五、结语
第四章  道家音乐论的反击:《庄子》音乐思想和“咸池乐论”
一、前言
二、《咸池》作者的争议
三、虞舜的《九韶》和黄帝的《咸池》
四、《庄子》的黄帝形象与《咸池》
五、黄帝的《咸池》与道家音乐论的理想
六、结语
第五章  不朽的音乐思维:儒道音乐论的张力和其对东亚音乐论的影响
(以朝鲜雅乐为例)
一、前言
二、庄子乐论的主要观点
三、北宋音乐讨论中庄子思想的印迹:以陈畅《乐书》为主
四、韩国音乐讨论中庄子思想的印迹
五、结语
结语
附记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