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西部向西

西部向西

  • 字数: 28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西安出版社
  • 作者: 肖云儒 著
  • 出版日期: 2016-01-01
  • 商品条码: 978755411336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35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西部向西》以作者肖云儒多年来对西部及丝绸之路的研究为基础,以丝路、西部和长安为主题分为三篇。靠前篇讲述古老丝绸之路沿途的历史故事、社会风俗、历史变迁,第二篇是关于西部文化的文学评论,第三篇以小说的形式讲述唐代生活。
作者简介
肖云儒,有名文化学者,书法家。曾任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宣部文艺评论中心组成员、文化部国家舞台精品工程评委、陕西文联副、陕西文艺评论家协会。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世纪60年代,他提出散文写作要“形散神不散”的观点收编进大学教材和辅导资料,影响文坛半个多世纪。90年代关于中国西部文化的系列论著,被誉为西部文化理论体系的开创性研究成果。
著作有19部。获得中国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星光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成果奖等重量奖项七次。获得“中国文联德艺双馨艺术家”“陕西文艺大奖、终身成就奖”等荣誉。
目录
辑一  丈量丝路
丝路起点长安,我的城
旋转中的西部黄河风情
兰之秀,金之地,河之魂
天马飞掠凉州词
沉思祁连
丝路与长城的协奏
敦煌,丝路的点睛之笔
梦飞天
沧桑玉门关
搅动周天的莽昆仑
楼兰随想
埯音萦绕高昌故城
荒原的启示
中亚的血脉
西陲纪美
乌兰巴托之旅
永远的撒马尔罕
辑二  神思西部
中国与世界的拥抱――“丝路精神”及其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西风日渐――丝绸之路的文化圈
将灵魂安顿于圣境
在意大利回望西安
永恒之城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突厥人与狼
“文化新丝路”的创意性
文化强是一个系统工程
国人的个人梦花开四季
文艺,塑造好“中国形象”
延安文艺精神永存
60年陕西文学的贡献
延安时期陕北民间文艺爆炸武的繁荣与提升
论“长安画派”的艺术精神
让渭河重新涵养中华文明
彝文明对我们的意义
华山和中国山水文化的关系
散谈蓝田玉
辑三  旧梦长安
沙·海·墙
附录
寻找肖云儒
摘要
    旋转中的西部黄河风情
    过了天水,横穿陇东,向着永登、兰州驰去。车在高速路上默默前行。
    林带隔成的方块条田渐渐少了,被漫山遍野驼队似的山丘所替代。说是驼队还真的不假,绵延到远方的小山包披一身驼色的尘土,土圪粱粱上稀疏的丛生小树。恰是驼峰浅褐色的绒毛。这长长的驼队缄着口。聚着力,无声息地在西部大地上行走,向着远方起起伏伏。
    “风沙淹没了烽火台,塑造起历史的驼峰。”我想起一首“新边塞诗”中的句子,怏到兰州了!
    公路开始与黄河或远或近地相跟着,在地平线上竟无意中看到了水车。一部老式的黄河水车,在黄河浪的催动下,正像城市公园中的摩天轮那样在转动,淋漓抛洒的水花播撒着夏目的阳光。那大概是一个景点,我想。在电气化、电子化的今天,传统的水车早已将自己的实用功能转化为审美和娱乐功能了。
    兰州因黄河而名.因黄河而秀。它有好多“**”,是**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大都市。有着中国**座跨越黄河的大铁桥,还有牛肉面、羊皮筏子,以及我下面要谈的黄河水车,无不可称为中国**。
    水车,当地又名天车、翻车,它的出现改变了古代高处地块无水可浇的纠结。新中国成立前,甘肃境内的黄河上有三四百辆水车。河水顺流而下,几百辆水车呼呼转动着,构成一道美丽而又独特的风景。清凌凌的河水汩汩地流进干渴的土地,发出旋律般吱吱的响声,庄稼哔哔剥剥拔节,好似音乐的节奏。土地和庄稼解渴时那种美滋滋的感觉,流进劳动者的心里,真无法用语言表述,那味道肯定是甜甜的。兰州也被人们称为“水车之都”,水车使它在西部黄河拥有了面积不菲的水浇地。
    兰州水车是怎么来的呢?
    一说房贵*先引进水车。水车*初发明于东汉。到唐宋之时,“翻车设机车以引水”。水车遍及中原江南各地,也成为文人骚客吟诵的对象之一。到元明时期,水车已被载入各种农书。水车传人甘肃大约在明代。担任过兰州卫指挥使的房贵从南方引进了水车。房贵,安徽庐州人,由汉中调任兰州卫指挥使。他积极兴修水利,在黄河边筑堤开渠引水,从老家合肥引进仿造了“天车”,安置在靖远县城北,称为“房家车”,人们纷纷仿效,水车便在黄河岸边推广开来。
    一说段续是水车本土化的集大成者,是他使南方水车在兰州大规模本土化。段续在明嘉靖二年进士及第。先后在云南、河南、湖广当宫,后辞官回乡。在湖南的日子里,段续详细考察了水车的构造原理,绘图制样带回家乡,一边教书,一边仿制。南方的水车是用竹子做的,兰州没有竹子,便以黄河边木质厚实、不易腐烂的榆树和柳树代替。黄河水冲力大。便放大水车尺寸,加大辐条密度。兰州水车外形酷似古式车轮,轮辐直径大的20米左右,小的也在10米以上,可提水15~18米。
    段续的水车被称为“祖宗车”。他造的**辆水车在段家湾的黄河南河道教场河旁。教场河里曾有10辆一组的水车。称为“十辆车”,光绪年间被黄河洪水冲毁5辆,剩下的5辆人称“五辆车”。
    水车让西部干旱地区的农业受惠不浅,一辆水车灌田多者达二三百亩。少则百余亩。清末兰州水车达到157辆。新中国成立前从青海贵德到宁夏中卫的黄河岸边共有:350多辆,1952年时兰州还有252辆.总灌溉面积达到10万亩。
    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兰州黄河水车已经成为旅游的亮点,成为古代中国智慧的印证,也是黄河风情的重要符号。想到黄河就这样世世代代用自己的乳汁哺育两岸的土地和子民,在感恩中平添了一分感慨。
    P6-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