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为了公平与质量

为了公平与质量

  • 字数: 22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 作者: 程红艳 著
  • 出版日期: 2015-11-01
  • 商品条码: 978720909244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0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为了公平与质量:基础教育学校变革探究》认为促进公平与提高质量为学校变革的主旨,公平与质量为学校教育的起点与归宿,亦是衡量学校变革成败的很重要标准。《为了公平与质量:基础教育学校变革探究》靠前部分为变革理念篇,探讨了教育公平的理念,受罗尔斯自由主义公平观、多元文化主义、布迪厄资本理论等影响,本文认为教育公平在宏观上是指保障每个儿童平等的受教育权,在微观是是指关注儿童的个别化学习需要、增进文化资本。第2部分为政策探索篇,主要探讨国家基础教育政策如何通过运用经费投入、师资培养及统一考试制度来促进公平与提高质量,在实地调研及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反思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经费投入、城乡交流政策、统一高考政策之弊病,并提出相关建议。第3部分为学校变革策略篇,分析当前各种学校变革方式——政府知名品牌式、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自下而上”式、“学校—学校”合作的共同体式、外国教育模式直接移植式、民办学校自主创新式等方式之优劣,提出促进学校变革的一些具体策略:校长角色转变、把握变革的周期、动力等。第4部分为公立学校变革实践篇,剖析了1—2所公立学校变革的具体案例,提出“诊断式”学校变革的具体操作方法与程序,以供其他公立学校参考。
作者简介
程红艳.湖北随州人,1975年10月出生,女,汉族,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于华东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2004年至今任职于华中师范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哲学、道德教育和学校教育变革。现为湖北省中小学德育学会副秘书长、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湖北省人文社科基地“湖北学校德育中心”副主任,主持重量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4项,出版《中等教育均衡发展研究》、《儿童自由与学校变革》等多部学术著作。
目录

导论
第一节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学校变革
一、学校变革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二、学校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三、学校变革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共同话题
四、学校变革研究综述
第二节公平与质量:学校变革的主旨
一、公平与质量是学校变革的核心价值追求
二、教育公平的理念
三、教育质量的内涵
第三节教育公平与质量:契合及冲突之处
一、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冲突
二、公平还是质量:现实的选择
第一章学校变革的社会背景与现实挑战
第一节追求公平与质量的当前教育变革之得失
一、教育均衡发展政策持续推进
二、课程改革的成败得失及对教育改革的启示
第二节学校变革的现实挑战
一、城镇化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二、信息化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三、市场化对学校发展的挑战
四、全球化对学校教育的挑战
第三节学校危机与发展歧途
一、学校进入变革的“潜伏期”
二、学校发展的歧路
三、学校培养人才质量的缺陷
第二章政策视域下学校变革
第一节制度重建:现代学校制度的探索
一、现代学校制度:企业化还是教育化?
二、依法治理
三、自主办学
四、多方参与和社会监督
第二节师资均衡:城乡教师交流制度
一、政策实施现状
二、原因探析
三、相关建议
第三节经费投入:把钱花在最贫困儿童身上
一、美国教育投资的发展历程
二、美国教育投资的实施现状
三、美国教育投资的本土启示
第四节考试监控:用考试来监控质量公平
一、考试:从低要求到高标准的提升
二、观点博弈:标准化考试能否促进教育公平
三、NCLB法案实施成效分析
四、NCLB对我国考试能否促进教育公平的启示
五、中国考试制度改革:公平与质量并重
第三章“新型学校”实践个案篇
第一节破冰先行式:公立学校课程改革的先行者
一、接近形态学分制的主要特点
二、中学实施学分制与选课制的必要性
三、中学实施学分制与选课制的条件
四、当前学校实施学分制与选课制的障碍
第二节中西合璧式:民办学校的探索之一
一、F学校的制度优势
二、F学校的课程优化探索
三、F学校的未来及挑战
第三节自主创新式:民办学校的探索之二
一、校长的个人经历与办学经历
二、校长的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
三、民办学校在学校变革中的机遇与困境
四、学校发展的前景
第四节另起炉灶式:体制外学校的另类生存
一、华德福教育的基本理念
二、成都华德福学校实描
三、华德福教育发展的困难与前景
第四章公立学校变革的策略篇
第一节政府主导式
一、政府主导式的主要特点
二、政府主导式的其他探索
第二节校长主导式
一、校长变革学校的惯常方法
二、校长变革学校的超常思维
第三节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模式
一、学校变革的个案选择
二、学校变革的实施过程
三、变革何以困难:教育变革中的矛盾
四、反思:变革何以可能?
第四节“诊断—对话—行动”:U—S合作变革学校的具体策略
一、诊断策略
二、对话策略
三、行动策略
第五章明日之学校:学校变革的未来展望
第一节学校变革深层问题是文化自觉与选择
一、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困境
二、文化选择:融贯中西文化之长
第二节建构“以满足学习需求为中心”的学校
一、教育服务于国家利益的优选方式就是促进学生自由学习
二、“以满足学习需求为中心”学校的核心特征
三、“以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为中心”学校的支持条件
第三节浪漫主义与人道主义:变革中国的小学教育
一、浪漫主义:让小学适应童年
二、人道主义:让小学引导儿童精神发育
三、关于小学教育的几个命题
第四节选择与自由:用选课制与学分制重塑中学
一、学分制与选课制的实施途径
二、制度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的外部条件
三、制度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的内部条件
附录访谈
访华东师范大学杨小微教授(2014年10月于上海)
访泡桐树中学高仁辉校长(2014年11月于成都)
访成都市某教育行政官员(2014年12月于成都)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