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民俗学:学科属性与学术范式

民俗学:学科属性与学术范式

  • 字数: 42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吴效群编 著
  • 出版日期: 2023-05-26
  • 商品条码: 9787564920326
  • 版次: 1
  • 页数: 436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这本论文集是目前中国民俗学界对于民俗学学科属性问题最全面最深入的思考,代表了中国民俗学的优选水平。从中我们不但可以看到学者们从各自角度出发的思考,也可以看到中国民俗学界的共识、潜能和发展方向。
目录
民俗学理论与方法的四个基要主义――民俗学多学科定位的学术根源
文学的民俗学研究
接续民间文学的伟大传统――从实践民俗学的内容目的论到形式目的论
返回民俗学的实践理性起点
“学科.本土”本位――当下中国民俗学应该面对的取向
卑微与伟大之间的转折点――对民俗学科价值的再认识
民俗学的学科属性探索与民俗学的当代转型
论中国民俗学研究本体的构成
共享?心性?交际花――民俗的变脸
作为一门学科的民俗学:纠缠于技术想象与历史想象之间
民俗的三种属性及民俗学的三个研究方向
基于现象学的民俗四要素研究
日常生活转型与民俗学研究范式转换
“生活转向”的解释学意图
中国民俗的特征及研究范式
按社会语境界定民俗之“民”
民俗与民族主义――基于民俗学的考察
现当代中国民间故事书写文本再现口头特征的历程
口头表演的诗学与政治学――关于“表演”的批评与反思
民俗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与南方史诗类型研究
20世纪上半叶通俗故事的文体特征及其现代性研究
民俗学三分法和四分法――瞿同祖和黄华节的论争
东方民间文学学科建设刍议――以北京大学为例
谁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者
民俗学与宗教社会学的关系――从民间信仰变“非遗”谈起
能工巧匠必有故事可讲――本雅明《讲故事的人》一文的读书笔记
以身体民俗学的眼光看中国春节
地域文化元素在全国性节日中的鲜明印痕(兼论民俗学的社会科学取向)――以山东人与清明习俗的关系为例
浪漫主义与德国民俗学
金门五岳信仰考察报告――台湾东岳信仰调查与研究报告之
忧郁的狂欢――豫西骂社火的传衍之道
佛教中国化的民间与民俗化向度
河南省西华县信仰民俗空间的当代建构
宋一清婚姻礼俗的新变与总体特征――贞节、再嫁、财婚与婚俗角色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