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曾国藩教子十法

曾国藩教子十法

  • 字数: 124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郦波
  • 出版日期: 2015-07-01
  • 商品条码: 9787309114348
  • 版次: 1
  • 页数: 179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人重家、重家庭教育。《三字经》里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儒家“修齐治平”“家国天下”的终极理想,也彰显出家庭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的中坚地位。位列“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的曾国藩不仅一生重视家庭教育,更极擅于智慧地开展这一教育。钱穆对他的评价是“算得上是一个标准的教育家”,《曾国藩家训》也被誉为“千古家训之首”。《曾国藩教子十法》集作者郦波多载之思,从“一省、二静、三勤、四和、五诚、六学、七明、八挺、九趣、十恒”十个角度,深入浅出地解析曾国藩的教子法。所谓教子法,是教子之法,更是做人之法。本书所期待者,惟有心人之一粲、一思、一悟。
作者简介
沧溟先生,姓郦,名波,字云水,号沧溟,吴郡丹阳人氏。少小离乡,长于孔子故里;弱冠负笈,求学大江南北。后任教于南京师大,复讲学于百家讲坛。其学渊厚博杂,其情幽默俊雅。众生爱戴,敬曰先生。沧溟先生之名,遂传天下。
目录
第一篇 “省”字法
爱身当如处子
守心重于一切
一失足成千古恨
定力从守志中来
可怕的“全民富二代”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外圆内方”之法
识人与识己一样重要
第二篇 “静”字法
静到极处,自有天地
喧嚣声中有极静
被误解的“三思而后行”
临事之静,关乎成败
“静”的境界
养得胸中一种恬静
第三篇 “勤”字法
勤敬兴家
败人两字,非傲即惰
勤俭相依
吃苦要趁早
第四篇 “和”字法
家和万事兴
家庭不可说利害话
人生优选的遗憾莫过于没有真朋友
宽恕是一种美德
怨天尤人者,终将天怨人尤
第五篇 “诚”字法
人生四大陷阱
真纯亦需讲方法
一生只求“心安”二字
人心之间,权术敌不过“推诚”
第六篇 “学”字法
学习是为了成就无憾的自我
才学不是空中楼阁
条条大路通罗马
一书不尽,不读新书
学习贵在坚持
学习要“取法乎上”
第七篇 “明”字法
思考是“复明”之法
思维模式很重要
要将内在修炼转化为实际磨砺
大处着眼,小处下手
要善于抓住要害
第八篇 “挺”字法
即生时不忘地狱,虽逆境亦畅天怀
强者自胜,弱者胜人
“五到之法”
不要妄自菲薄
不可假仁慈而误大事
成大事者需有大气象
第九讲 “趣”字法
生机不可无
从兴趣到情趣
生活中优选的悲剧是麻木
有情则有韵,有趣则有味
忧乐皆是终身之事
第十讲 “恒”字法
功败垂成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
“恒”是人与自己之间的周旋
每一个“水到渠成”都源自“持之以恒”
摘要
    变节之事是周作人选择留京之初不曾料到的,这就是境对人的压迫。大环境中,个人一旦小节有失,再被外在环影响,就很难全身而退。
     与外在相比,更重要的是内在。
     曾国藩讲,立身是根本。“大节一亏,终身不得为完人矣。听谓“大节”,就是内心要有清醒的认识,要能驾驭自己,控制欲与恶念。
     汪精卫与袁世凯都是有大本事的人,但都没能驾驭好自己。
     “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这是汪精卫二十出头时写的诗。彼时,他刺杀清摄政王载沣失败,被捕后题诗于狱墙,何等壮志,何等潇洒!俏普那时他真殉于清兵刃下,毫无疑问就将作为民国烈士为世人所铭记。
     可惜,汪精卫没死。
     古人有诗云:“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这样的句子,放在汪精卫身上尤其契合。其实,汪精卫的优选心结就在他自己。他总以辛山先生后第一人自恃,自认为是国民党的正统接班人,谁缸伐后蒋介石异军突起,迅速掌握党政军大权。自己只能屈届次位。他不甘居于人后,于是开始了与蒋的私人斗争,斗着斗着,私欲就盖过大节,也就渐渐从纪念碑滑向了耻辱柱。这就是“大节一亏,终身不得为完人”的鲜活事例。
     袁世凯也一样。
     晚清名臣中,袁世凯排名很靠前,有能力、有魄力、有格局,难能可贵,曾极受李鸿章欣赏。驻防朝鲜时,他与日本人百般周旋,可谓占尽上风,对国家和民族也算尽心尽力。谁知后来,受王闰运和杨度的蛊惑,总觉得自己有“皇帝命”,私欲起则大节退,也就从名臣坠向了国贼。这也是“大节一亏,终身不得为完人”的生动事例。
     无论是汪精卫、袁世凯为私欲所惑,还是周作人为大环境所挟,只要自己白璧有瑕,不能守节持身,都可能留下终身无法弥补的遗憾。更重要的是,在人的一生中,外因裹挟和内欲作祟两种情形往往交织出现,这就更需要我们严守对内心的承诺。
     曾国藩家训里有一句话,叫“要与世间撑持事业,须先立定唧跟始得”。意思是,要想成就事业,须先立定脚跟。用样板戏里的词说,就是“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不能做泰山顶上一棵葱。
     比如钱谦盈。
     钱谦益是明末江南知识分子领袖,在文坛和民间都负有盛名,很是风光。清兵南下时,其妾柳如是劝他大节不能亏,准备与他一起投湖自尽。为国死节,杀身成仁,这是非常高尚的人生大节,是流芳千古的英雄之举。然而,船划到湖心,正准备起身时,钱谦益突然变卦,摸着湖水说了一句“水凉甚”,意思是水太凉了,跳下去肯定难受,然后就硬拉着柳如是回到岸上。――-者B到了求死关头,又不是沐浴更衣,居然还在乎水凉!从此,柳如是对他很是鄙夷。
     待到清兵进城,强制剃发,髡发只剩一个辫子,叫“雉发髡辫”。这可是诛心之策,也是真正的汉奸主意。儒家文化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追求外在形式与内在精神的接近统一,衣冠文化特别重要。儒家认为:正人先正衣冠,意思是要想教一个人正直,先要让他把衣冠穿戴齐正;人死后找不到尸体也没关系,把衣服埋一埋,可以称为“衣冠冢”。可想而知,剃发之举是对中国知识分子从精神到人格的重大打击,以至于那时江南流传着“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之说。
     为了应对剃发政策,许多江南知识分子聚集在一起,把钱谦益也请了过来。这些人分成两派,有人宁死不剃头,有人则认为要明哲保身。吵得不可开交时,就征求钱谦益的意见。大家齐刷刷地望向这位曾经的东林党领袖、现今的文坛宗师,说钱老大你就发句话吧!面对众人期待的目光,钱老大愣是半天没吭声,最后实在熬不住,挠挠头,吐了句“头皮痒甚”――头皮痒,你们先聊,我去理个发先!P5-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