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供给侧改革:新供给简明读本

供给侧改革:新供给简明读本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作者: 贾康,苏京春
  • 出版日期: 2016-03-01
  • 商品条码: 9787508658919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全国政协委员、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力作。

权威解读“供给侧改革”的时代背景和核心内涵

深度阐释“新供给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和政策主张

着力创构“十三五”及未来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升级版”。
内容简介
“供给侧”在经济学领域并不是一个新鲜词汇,但一直未受到足够重视。中央领导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引发多方热议。迄今为止,中国新供给经济学研究群体已努力进行了多年的相关研究,形成“新供给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国“供给侧改革”绝非简单可贴标签的供给派复辟或模仿,而是基于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创新、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而对接“全面小康”和“中国梦”的攻坚克难系统工程。
《供给侧改革:新供给简明读本》从新供给的时代背景、理论建树、国情分析和政策主张三大部分展开,力求对“供给侧改革”做出深入浅出的解读,并力求立足于新供给经济学理论创新,在“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理性取向下,为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现代化事业,提出以改革为核心“守正出奇”的建设性的思路和意见。
作者简介
贾 康
现任全国政协委员、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中国税务学会、中国城市金融学会和中国改革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财政学会顾问,北京市、上海市人民政府特聘专家,福建省、安徽省、甘肃省人民政府顾问,西藏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咨询委员,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家行政学院、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高校特聘教授。1995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高层次学术带头人。1988年曾入选亨氏基金项目,赴美国匹兹堡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多次参加国家经济政策制订的研究工作和主持或参加国内外多项课题,撰写和出版多部专著和数百篇论文、数千篇财经文稿。多次受中央领导同志之邀座谈经济工作(被媒体称为“中南海问策”)。担任2010年1月8日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 “财税体制改革”专题的讲解人之一。孙冶方经济学奖、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和中国软科学大奖获得者。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曾长期担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2013年,主编出版《新供给:经济学理论的中国创新》,发起成立“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和“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任院长、秘书长),并积极推动“PPP研究院”(任院长)等交流活动,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智库和跨界、跨部门学术交流平台。
苏京春
经济学博士,现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中关村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特邀成员。著有《避陷阱、求坦途:中等收入阶段的福利赶超与经济赶超》,合著有《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之路》《新供给经济学:理论创新与建言》《新供给经济学》等,参与译校《联邦制全球对话(第4卷):践行财政“联邦制”》并参编多部学术论著。曾参加多项国内外课题研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论文曾被中国人民大学《财政与税务》(复印报刊资料)、《经济要参》《改革内参》等收录转载。2012年荣获“邓子基财税学术论文奖”一等奖;2013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2012年度财政工作优秀论文一等奖。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第一篇新供给经济学形成的时代背景
1“需求侧”管理怎么了
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的思考
需求管理与货币刺激的失灵
需求侧总量调控在中国亦不可“包打天下”
需求侧“三驾马车”难以解决根本动力问题
2“供给侧”思考给出的答案
供给侧颠覆性创新决定着时代更迭
制度供给助推颠覆性创新实现
结构性动力体系需在“供给侧”构建
“供给侧”关乎中国赶超战略的实现
第二篇新供给经济学的理论建树
3“供给侧”学派的前世今生
“萨伊定律”引发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之争
美国“供给学派”更倾向新自由主义
“供给侧”学派源流呈现两轮“否定之否定”
4“新供给”到底“新”在哪里
新供给并非供给派的简单复辟
新供给“三破”
——“破”偏颇,“破”脱节,“破”滞后
新供给“四立”
——“立”框架,“立”原理,“立”融合,“立”体系
基于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创新服务全局
5新供给引领新常态的守正出奇
集大成而启新命的“五维一体”
理论创新直逼供给侧“物”与“人”的打通
要素层面要破解“供给约束”与“供给抑制”
现代国家治理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现代市场体系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现代财政制度
——财政是国家治理基础、重要支柱与全面改革支撑
现代政治文明
——全面改革联结“全面法治化”
现代发展理念
——以创新为“第一动力”、改革为“关键一招”的守正出奇
第三篇新供给经济学的国情分析和政策主张
6中国国情制约下的“非常之局”
不断收窄的宏观调控弹性空间
中国通货膨胀具有成本推动重要特征
基于胡焕庸线“半壁压强型”三重叠加的能源环境制约
中等收入陷阱真问题挑战
“部分先富”如何走向“共同富裕”

7“新供给”的对策建议系列
八“双”
五“并重”
“聪明”投资
“供给侧”环境与机制改善及发展新动力创构
多规合一,规划先行

结语
附录1关于新供给经济学五问五答
附录2供给侧改革五题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