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海德格尔——贫困时代的思想家

海德格尔——贫困时代的思想家

  • 字数: 290千字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西北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德)卡尔·洛维特(Karl Lowith) 著;彭超 译;徐晔,陈越 丛书主编
  • 出版日期: 2015-11-01
  • 商品条码: 978756043761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28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写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作者在德国海德堡大学任教,这一时期是他对德国现代哲学进行深入反思的时期,海德格尔思想是他在此期间的重要思想背景、资源和反思的对象。在本书中,洛维特对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考察,尤其是将这些问题置入现代性危机的背景之中,深刻地指出海德格尔在其存在论哲学中对主体哲学的拒斥既是现代性危机的表征,又是这一危机自我服的自发性表现。本书是洛维特哲学史写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现代性问题的经典文献。
作者简介
卡尔洛维特(1897―1973),德国哲学家,犹太裔基督徒。生于慕尼黑,靠前次世界大战期间曾自愿从军,受伤被俘。1919年前往弗菜堡求学,师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1928年至1933年在马堡大学任教,随后因纳粹的反犹政策流亡意大利、日本和美国,1952年受伽达默尔邀请到海德堡大学任教,1964年退休。有《韦伯与马思》《从黑格尔到尼采》《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海德格尔――贫困时代的思想家》等著作。他以历史哲学、宗教哲学和生存哲学为研究重点,并对海德格尔思想及现代哲学有所批判。
目录
生存哲学(1932)
时代的精神状况(1933)
卡尔·施米特的偶然决断论(1935)
马丁·海德格尔和弗朗茨·罗森茨韦克――《存在与时间》补论(194243)
引言


结论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的问题与背景(1948)
海德格尔的经验概念
亚里士多德、托马斯·阿奎那和黑格尔思想中
本质与实存的关系
谢林、克尔凯郭尔和马克思
海德格尔――贫困时代的思想家(1960)
第二版前言
一、向着自身下决定的此在以及给出自己本身的存在
二、历史、历史性和存在的天命
三、解释尼采的话“上帝死了”中未被道说的东西
四、对海德格尔影响力的批判性评价
忆埃德蒙特·胡塞尔(1959)
海德格尔的尼采讲座(1962)
狄尔泰和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的态度(1966)
关于海德格尔的存在问题:人的自然和自然的世界(1969)
纪念海德格尔80寿辰
原版附录
说明与附注
关于本卷
附录
专名索引
人名索引
译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