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审计

审计

  • 字数: 65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作者: 叶陈刚 主编
  • 出版日期: 2016-02-01
  • 商品条码: 9787508657523
  • 版次: 3
  • 开本: 16开
  • 页数: 507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叶陈刚主编的这本《审计:理论与实务(第3版)》按照现代审计发展的线索和思想,结合我国审计领域的新变化与新情况、审计监督的新准则与新政策,全面系统介绍风险导向的审计理论与方法知识体系。阐述了审计基本概念框架、审计执业规范体系与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国家审计监督特征与流程;分析了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与过程、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计划审计工作、审计风险评估、内部控制及其应对策略、审计测试与审计抽样技术;主要介绍了企业销售与收款、采购与付款、存货与仓储、筹资与投资等各交易循环审计实质性测试,终结审计阶段各项审计工作与审计报告的含义、内容、审计意见的类型等,以及内部审计的特征、范围与运行。
内容体系既能适应我国会计学、财务管理学专业的教学之用,也能作为诸如经济贸易、工商管理、财政金融等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硕士生《审计》课程教学教材。此外,也可作为政府审计人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企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人员学习审计知识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叶陈刚,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后,会计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大信审计研究中心主任、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研究院院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办审计专业硕士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审计署中国政府审计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评审专家,中国会计学会理事,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理事,中国审计学会理事,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职业道德委员会委员,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专家库专家,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副秘书长;曾为国家会计学院高级访问学者,香港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及美国纽约城市大学访问学者。主持或参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科研课题21项,在《经济日报》、《会计研究》、《审计研究》、《审计与经济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南开管理评论》、《管理学报》、《管理科学》等相关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200多篇,多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与全国性专业学会科研成果奖励。
目录
丛书总序
前言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
二、审计的发展
第二节审计的概念与性质
一、审计的概念
二、审计的性质
第三节审计的对象与职能
一、审计的对象
二、审计的职能
三、审计的作用
第四节审计监督组织架构
一、政府审计机关
二、民间审计组织
三、内部审计机构
关键术语
思考题
练习题
案例分析英国审计假账案:“南海公司”破产事件
第二章审计规范体系
第一节审计法律规范
一、关于审计独立性方面的法律规定
二、政府审计方面的法律规范
三、民间审计中的有关法律规范
四、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五、民间审计人员如何避免法律诉讼
第二节审计职业道德规范
一、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意义
二、民间审计人员职业道德
三、政府审计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
第三节审计准则规范
一、审计准则规范之一——政府审计准则
二、审计准则规范之二——民间审计准则
三、审计准则规范之三——内部审计准则
第四节审计独立性形式与实质要求
一、影响独立性的概念框架与经济利益
二、贷款和担保以及商业关系、家庭和个人关系
三、与审计客户发生雇佣关系与长期关联
关键术语
思考题
练习题
案例分析立信:民无信不立,所无信不强
第三章国家审计监督特征与流程
第一节国家审计产生与发展
一、西方国家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二、中国国家审计的产生与发展脉络
第二节国家审计概念与特征
一、国家审计的概念
二、国家审计的特征
第三节国家审计类型与比较
一、现代国家审计类型概述
二、各种国家审计类型的比较
三、正确认识各种类型的国家审计
第四节国家审计范围与流程
一、国家审计范围
……
第四章审计鉴证目标与业务承接
第五章审计策略与审计计划
第六章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
第七章企业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程序
第八章审计测试与审计抽样
第九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第十章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
第十一章存货与生产循环审计
第十二章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第十三章货币资金审计
第十四章终结审计与审计报告
第十五章内部审计职能与运行
部分练习题参考答案
主要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