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从帝制走向共和

从帝制走向共和

  • 字数: 5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 作者: 杨天石 著
  • 出版日期: 2016-01-01
  • 商品条码: 978722909810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59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康有为因何否认曾密谋捕杀西太后?
戊戌变法是否败于袁世凯“告密”?
同盟会内部为何发生“倒孙”风潮?
辛亥革命时期各帝国主义对华政策有何内幕?
南京临时政府面临怎样的财政危机?
孙中山是“资产阶级”还是“平民知识分子”?
……
本书通过解读戊戌政变至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三十年间中国政治舞台上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如孙中山被迫卸任临时大总统与袁世凯上台背后的经济、政治原因;孙中山与章太炎、黄兴、廖仲恺等人的关系,孙中山对黄兴与康有为的关系的态度及导致的后果,等等,揭示了从戊戌变法至“五四运动”期间许多鲜为人知、隐微不彰的史实。
作者简介
杨天石,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研究生院教授、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浙江大学客座教授、国家图书馆民国文献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顾问、中华诗词研究院顾问。长期研究中国文化史与中国近代史,尤长于中华民国史、中国国民党史和蒋介石的研究。曾多次访问日本、美国、英国、韩国以及我国香港、台湾等地的档案馆、图书馆,广泛收集资料,严密考辨,精心为文,善于发现,屡有新见,务求科学公正,常能解疑破惑,被有的外国学者誉为“已有史仙之境”。著书三十余种,其中,《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第一辑被全国31家媒体共同评选为2008年十大好书,并获香港书奖,第二辑获金南方2017年最受关注历史类图书奖,第三辑获《亚洲周刊》《作家文摘》2014年十大好书奖;《帝制的终结》获《新京报》2011年度历史传记图书奖。
目录
初版自序
第一章 惊天大计——维新派计划谋杀慈禧太后
康有为谋围颐和园捕杀西太后确证
康有为“戊戌密谋”补证
袁世凯《戊戌纪略》的真实性及其相关问题
第二章 余波不息——戊戌政变后的维新党人
唐才常佚札与维新党人的湖南起义计划
须磨村密札与改良派请杀袁世凯的谋划
毕永年生平事迹钩沉
第三章 双重任务——20世纪初的反帝反清斗争
1901年至1905年的拒俄运动
陈天华的《要求救亡意见书》及其被否定经过
1911年的拒英、拒法、拒俄运动
第四章 何所从来——辨析辛亥革命的主导力量
辛亥革命与共和知识分子——对一种传统观点的质疑
孙中山在1900年——读日本外务省档案札记
宋教仁佚文钩沉
第五章 兄弟阋墙——革命团体内部的裂痕和误解
同盟会的分裂与光复会的重建
《龙华会章程》主属考
章太炎与端方关系考析
《民报》的续刊及其争论
第六章 与虎谋皮——列强环伺下的财政危机
在华经济利益与辛亥革命时期英国的对华政策
孙中山与“租让满洲”问题
华俄道胜银行借款案与南京临时政府危机
孙中山与民国初年的轮船招商局借款——兼论革命党人的财政困难与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第七章 虽败犹荣——辛亥革命的历史反思和国际影响
陈其美的“三次革命”设想——读日本外务省所藏陈其美致杨以均密函
何天炯与孙中山——宫崎滔天家藏书札研究
“五四”答问
潘佩珠与中国——读越南《潘佩珠自判》
第八章 直视伟人——如何定位和评价孙中山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前途——兼论清末民初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批评
“取那善果,避那恶果”——略论孙中山对资本主义的态度
孙中山是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
宋嘉树与孙中山、宋庆龄的婚姻——读宋嘉树复孙中山英文函
第九章 新旧土洋——革命前后中国的思潮嬗递
儒学在近代中国
戊戌维新以来的“国民国家”思想
论辛亥革命前的国粹主义思潮
论《天义报》刘师培等人的无政府主义
第十章 高山仰止——文化革新与文化名人
南社的酝酿
黄遵宪的生平、思想和创作
论钱玄同思想——以钱玄同未刊日记为主所作的研究
钱玄同与胡适
柳亚子与胡适——关于中国诗歌变革方向的辩论及其他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