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为了人民的幸福和尊严

为了人民的幸福和尊严

  • 字数: 79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张云飞 等 著
  • 出版日期: 2015-10-01
  • 商品条码: 978701015388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790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12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部书稿主要包括18章的内容,从整体性的视野出发,初步归纳和整理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体系的大纲,并将之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专门的独立的研究领域。既有宏观层面上学理角度的体系构建,又有微观层面上对实践活动的观察、社会调研和数据统计,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理论创新。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领域的理论成果,尤其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可资借鉴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统领下,综合运用了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路径中展开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简介
张云飞,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社会发展理论和生态伦理学研究。
出版有《跨越“峡谷”--马克思晚年思想与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小康》《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创新抉择》等著作。
目录
导言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入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系统构成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整体特征
五、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方法和价值
第一章坚持社会理论: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思想来源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枓学构想
(二)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实践的理论提升
二、中国特色社会&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科学建构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的社会建设理论
(二)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社会建设理论
(三)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的社会建设理论
(四)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社会建设理论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本质特征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最突出的理论品质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