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审美形而上学研究

审美形而上学研究

  • 字数: 25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李晓林 著
  • 出版日期: 2015-12-01
  • 商品条码: 978701015532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3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李晓林编著的《审美形而上学研究》从“审美形而上学”的问题域切入西方美学史,梳理西方美学史将“美”、“艺术”与“形而上学”相关联的倾向,指出现代美学的“审美”转向。以往学界对于古希腊至19世纪的形上美学研究较多,其学术定位几无异议;却往往否定20世纪西方美学的形而上倾向,甚至认为当今美学研究应该拒斥形而上学。本书另辟蹊径,侧重于对20世纪西方美学的探讨,并非以“审美形而上学”涵盖整个现代美学的全貌,而是指出在当今美学领域尚有这样一脉流传,特别对杜夫海纳等为代表的现象学美学、海德格尔存在论美学和伽达默尔解释学美学的形而上倾向进行了剖析。本书不是对现代美学“审美形而上学”一脉的详尽谱系学研究,而是立足于后现代视域反观审美形而上学的意义及其可能性。
作者简介
李晓林,1968年生,山东金乡人,现为厦门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西方现代文论和美学。2001年于山东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在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所做访问学者。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审美主义:从尼采到福柯》(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个人完美与人类团结:罗蒂“诗性文化”的双重维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项。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概念辨析
第一节 形而上学
第二节 形上美学
第三节 美的形而上学
第四节 艺术形而上学
第五节 审美形而上学
第二章 形上美学的历史流变
第一节 柏拉图:“美本身”
第二节 普罗提诺:“原初之美”
第三节 中世纪美学:美作为上帝之名
第四节 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第五节 浪漫主义美学:美、艺术与无限
第三章 作为转折点的唯意志论美学
第一节 叔本华:“美的形而上学”
第二节 尼采:“审美形而上学”
第三节 艺术作为解脱与救赎:从叔本华到尼采
第四章 审美形而上学建构之一:现象学美学
第一节 胡塞尔现象学哲学对现象学美学的影响
第二节 盖格尔的艺术形而上学建构
第三节 英加登论艺术的“形而上学质”
第四节 杜夫海纳论艺术“形而上的前景”
第五章 审美形而上学建构之二:海德格尔存在论美学
第一节 存在:重建形而上学
第二节 艺术:存在追问的途径之一
第三节 语言:存在追问的途径之二
第四节 物之为物:存在追问的途径之三
第六章 审美形而上学建构之三:伽达默尔解释学美学
第一节 “审美无区分”:对主观主义美学的批判
第二节 艺术:“存在的扩展”
第三节 美:“自身显现”
第四节 共在:艺术的人类学基础
余论 后现代视域中的审美形而上学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