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寻找多数

寻找多数

  • 字数: 2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戏剧出版社
  • 作者: 孙柏 著
  • 出版日期: 2015-12-01
  • 商品条码: 978710404322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4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3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作者十年来的戏剧评论文章,展现一种从社会文化的批评视角展开的戏剧与剧场观察。这部戏剧评论集视野开阔、观点新颖、思想前沿,既把握了中国当代剧场艺术的动态结构,又具有对于中西方戏剧的整体认识和理论深度。特别是它紧密地结合着作者本人的剧场实践,希望为戏剧理论与批评的工作提供一种富于行动力的示范。
作者简介
孙柏,文学博士,现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任教,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西方现代戏剧,中国电影史,西方电影理论,文化研究。已出版专著《丑角的复活——西方戏剧文化的价值重估》、《摆渡的场景:从文学到电影》、《〈哈姆雷特〉的影舞编年》(与戴锦华教授合著)。发表戏剧、电影研究论文数十篇。除校内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外,亦从事剧场艺术的实践,北京流火帐篷剧社成员。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剧场测绘学
作为阶级表述的民间话语——2003年北京“民间戏剧”热的文化研究
客厅剧的复归:城市资本主义的剧场测绘学
话剧舞台上的北京南城:《万家灯火》和《厕所》
易卜生在中国的接受史述评(上)——1918~1948:从易卜生主义到娜拉主义
易卜生在中国的接受史述评(下)——1949~2006:从培尔·金特归来到《(人民公敌)事件》
第二部何处民间?
《哥本哈根》批判
裂帛之声——从歌剧《夜宴》谈中国知识分子的政治文化困境
自我放逐与衣锦还乡——中国歌剧的艺术生存困境(评郭文景的《夜宴》与《狂人日记》)
群众与人:Coriolanus和现代戏剧的一个形式难题
“两只狗”和“大将军”——戏剧舞台上的社会动力学
人民·民间·民众——十年来剧场运动的一条线索
荒诞派戏剧在中国:从《椅子2.0》说起
聚沙成模——评台湾野草从剧社在北京皮村演出的《化外之民》
第三部他者的扮演
《家居》——易卜生的一首诗(1864)
欧洲的地形学——阿尔弗雷德·雅里:《乌布王》
布莱希特和贝克特,作为文化抵抗的现代主义
独白,对白,旁白——读彼得·汉德克的剧作集《骂观众》
戏剧的传统与公众性——莫斯科艺术剧院演出《活下去,并且要记住》观后
信仰之不可言说——浅谈勋伯格的歌剧《摩西与亚伦》
“神物”三题(《丑角的复活》异文)
第四部帐篷戏剧
寻找“多数”——樱井大造和帐篷的剧场幽灵学
帐篷戏剧美学札记
重新发明中国——帐篷戏剧在北京的行动
后记:我曾经一直很喜欢戏剧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