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 字数: 53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巴蜀书社
  • 作者: 曹禺
  • 出版日期: 2016-01-01
  • 商品条码: 978755310648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692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2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雷雨·日出·原野》是琥珀经典文丛之一。
收录曹禺签名、印章、手稿、照片、经典名作初版封面,值得珍藏
“中国的莎士比亚”曹禺的四大名剧整体呈现
周国平、曹文轩、刘震云、严歌苓、毕淑敏、白岩松,推荐导读
著名作家 万方:
《雷雨》是多么地酣畅淋漓又是多么地精细。它的结构像一颗钻石,质地紧密,切割精致,一面面光辉四射,极大限度地发挥出戏剧的魅力,称得起中国戏剧的瑰宝。
曹禺:
(回忆写作《雷雨》):在想到头痛欲裂的时刻,我走出图书馆才觉出春风、杨柳、浅溪、白石、水波上浮荡的黄嘴雏鸭,感到韶华青春,自由的气息迎面而来。……夏风吹拂柳条刷刷地抚摸着我的脸,酷暑的蝉声聒噪个不停,我一点觉不出,人像是沉浸在《雷雨》里。
曹禺《原野》:
大地是沉郁的,生命藏在里面。泥土散着香,禾根在土里暗暗滋长。巨树在黄昏里伸出乱发似的枝芽,秋蝉在上面有声无力地振动着翅翼。巨树有庞大的躯干,爬满年老而龟裂的木纹,矗立在莽莽苍苍的原野中,它象征着严肃、险恶、反抗与幽郁,仿佛是那被禁锢的普饶密休士,羁绊在石岩上。
名家名作·传世经典·文艺青年推荐阅读
新课标·中学生推荐阅读·图书
内容简介
《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曹禺经典剧作签名印章典藏版)》是琥珀经典文丛之一,收录了曹禺的四大名剧:《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雷雨》在一天的时间、两个场景中叙述了周、鲁两家人前后三十年的情感纠葛――专制严酷的家长、情欲如火的女人、单纯天真的少年、想赎罪却不觉犯下更大罪孽的公子哥、懵懂不知真相的少女、精明算计的老爹、勇武抗争的青年,他们之间由于情爱的燃烧、利益的争夺、身世的秘密等各种复杂情愫互相撕扯着,终于,所有的一切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轰然爆发,有罪的、无辜的,老的、少的,一起走向毁灭。
《日出》叙述的是交际花陈白露的故事。陈白露由银行家潘月亭供养,整日与银行家、海归、富人、演员、黑社会周旋,醉生梦死。陈白露才貌双全,出身书香门第,高学历,做过电影明星。她曾经很有生活的理想,并拥有真挚灿烂的爱情,但最终都被这个无情苍白的世界磨灭了最后一丝光亮。沦为交际花的她虽厌恶和鄙视周围的一切,但只能抱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昔日的恋人方达生希图拯救她,但她无力自拔……
《原野》讲述的是一个惊心动魄的复仇故事。仇虎的父亲和妹妹受焦阎王残忍陷害,自己也身陷囹圄,多年后终于逃脱。一心回来复仇的仇虎发现焦阎王已经死去,而昔日恋人金子已嫁焦阎王儿子焦大星。仇虎复仇的火焰并没有因此熄灭,反而燃烧得更烈。最终,仇虎抱着“父债子还”的心,设计杀死了焦大星和小黑子。复仇后,仇虎与金子,怀着巨大的恐惧,奔逃在茫茫原野上……
《北京人》写于1940年,讲述的是一个古老守旧的士大夫家庭三代人的故事。年老体衰的祖父曾皓、聪慧却懦弱的长子曾文清、精明强势的大媳妇曾思懿、善良体贴的表妹愫芳、被包办婚姻的曾霆和瑞贞、欢乐恣肆的袁圆和她的人类学家父亲袁任敢,他们在同一屋檐下,或压抑,或张扬,或古板,或清新,或温婉,或欢肆。众人悲欢离合,挣扎浮沉,古旧的家庭行将就木,新时代、新生活即将到来。
作者简介
曹禺,1910年9月24日出生于天津。出生三天后母亲病逝。曹禺原名万家宝,字小石,小名添甲,曹禺笔名的来源是因为本姓“万”,繁体万字为草字头下一个禺。于是他将万字上下拆为“草禺”,又因“草”不像个姓,故取谐音字个“曹”,两者组合而得曹禺。
1922年秋,曹禺考入南开中学为二年级插班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各种戏剧活动,且加入南开新剧团。1929年,由南开大学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二年级,在清华潜心钻研戏剧。1936年6月,与鲁迅、巴金等77人共同签署《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1946年,受美国国务院邀请与老舍一同赴美讲学。1949年由香港乘船到烟台解放区。1951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宣告成立,任院长一职。
自1933年开始创作《雷雨》至1996年病逝期间,创作了《日出》《原野》《北京人》《蜕变》等作品,这些剧作不仅成为中国话剧的经典之作,也是世界剧坛的财富。他的戏剧把中国话剧的现实主义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的成熟。
1996年12月13日,因长期疾病,曹禺在北京医院辞世。
目录
序(万方)
雷雨(四幕话剧)
日出(四幕话剧)
原野(三幕话剧)
北京人(三幕话剧)
附录
《雷雨》序
《日出》第三幕附记
《日出》跋
《原野》附记
曹禺谈《北京人》
摘要
    景――一间宽大的客厅。冬天,下午三点钟,在某教堂附设医院内。
     屋中间是两扇棕色的门,通外面;门身很笨重,上面雕着半西洋化的旧花纹,门前垂着满是斑点,褪色的厚帷幔,深紫色的:织成的图案已经脱了线,中间有一块已经破了一个洞。右边――左右以台上演员为准――有一扇门,通着现在的病房。门面的漆已蚀了去。金黄的铜门钮放着暗涩的光,配起那高而宽,有黄花纹的灰门框,和门上凹凸不平,古式的西洋木饰,令人猜想这屋子的前主多半是中国的老留学生,回国后又富贵过一时的。这门前也挂着一条半旧,深紫的绒幔,半拉开,破成碎条的幔角拖在地上。左边也开一道门,两扇的,通着外间饭厅,由那里可以直通楼上,或者从饭厅走出外面,这两扇门较中间的还华丽,颜色更深老;偶尔有人穿过,它好沉重地在门轨上转动,会发着一种久摩擦的滑声,像一个经过多少事故,很沉默,很温和的老人。这前面,没有帏幔,门上脱落,残蚀的轮廓同漆饰都很明显。靠中间门的右面,墙凹进去如一个神像的壁龛,凹进去的空隙是棱角形的,划着半圆。壁龛的上大半满嵌着细狭而高长的法国窗户,每棱角一扇长窗,很玲珑的;下面只是一块较地板略起的半圆平面,可以放着东西,可以坐;这前面整个地遮上一面有折纹的厚绒垂幔,拉拢了,壁龛可以接近掩盖上,看不见窗户同阳光,屋子里阴沉沉的,有些气闷。开幕时,这帷幕是关上的。
     墙的颜色是深褐,年久失修,暗得褪了色。屋内所有的陈设都很富丽,但现在都呈现着衰败的景象。――右墙近前是一个壁炉,沿炉嵌着长方的大理石,正前面镶着星形彩色的石块;壁炉上面没有一件陈设,空空地,只悬着一个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现在壁炉里燃着煤火,火焰熊熊地,照着炉前的一张旧圈椅,映出一片红光,这样,一丝丝的温暖,使这古老的房屋还有一些生气。壁炉旁边搁放一个粗制的煤斗同木柴。右边门左侧,挂一张画轴;再左,近后方,墙角抹成三四尺的平面,倚的那里,斜放着一个半人高的旧式紫檀小衣柜,柜门的角上都包着铜片。柜上放着一个暖水壶,两只白饭碗,都搁在旧黄铜盘上。柜前铺一张长方的小地毯;在上面,和柜平行的,放一条很矮的紫檀长几,以前大概是用来摆设瓷器、古董一类的精巧的小东西,现在堆着一叠叠的雪白桌布、白床单等物,刚洗好,还没有放进衣柜去。在正面,柜与壁龛中间立一只圆凳。壁龛之左(中门的右面),是一只长方的红木菜桌。上面放着两个旧烛台,墙上是张大而旧的古油画,中门左面立一只有玻璃的精巧的紫檀柜。里面原为放古董,但现在是空空的,这柜前有一条狭长的矮凳。离左墙角不远,与角成九十度,斜放着一个宽大深色的沙发,沙发后是只长桌,前面是一条短几,都没有放着东西。沙发左面立一个黄色的站灯,左墙靠墙略凹进,与左后墙成一直角。凹进处有一只茶几,墙上低悬一张小油画。茶几旁,再略向前才是左边通饭厅的门。屋子中间有一张地毯。上面对放着,但是略斜地,两张大沙发;中间是个圆桌,铺着白桌布。
     P5-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