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南京城市规划史

南京城市规划史

  • 字数: 75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作者: 苏则民 编著;吴良镛 丛书主编
  • 出版日期: 2016-01-01
  • 商品条码: 9787112183395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569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1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苏则民编著的《南京城市规划史(第2版)》记述了南京从远古时期一直到清末的漫长岁月里的成长、发展演变过程。着重论述了六朝、南唐、明朝三个时期的都城规划史。南京是体现以《管子》为代表的“天材地利”规划思想的典型。本书结合南京“龙盘虎踞”的山水形胜,着重分析了古代南京的都城规划特色。
南京在我国近代目前占有重要而突出的地位。本书记述了南京城市走向近代化和引进西方规划设计思想、方法的过程。详细介绍了《首都计划》和《首都大计划》等总体规划,中山陵园等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以及以吕彦直为代表的中国近代第一代规划师、建筑师们在规划、设计中体现中国传统所作的卓有成效的探索。
本书按时序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至改革开放以前南京城市规划历史的具体内容;对改革开放以后南京的规划工作作了概括性的综合叙述,并对有特点的重要内容——城市空间发展规划理念、传承历史文脉彰显城市特色、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和规划管理法制化等四个方面,分节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作者简介
苏则民,1937年9月1日出生于浙江嵊州。1961年清华大学建筑系本科毕业,后为清华大学建筑系研究生,师从吴良镛教授,1965年毕业。高级城市规划师,特许注册规划师。
现任南京城乡规划委员会委员,南京市城乡规划委员会技术审查委员会委员。
曾任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南京市规划局局长、南京市建设委员会主任,南京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会长。
主要论文:《天安门广场规划和改建的经验探讨》,《分区规划和城市规划编制程序》,《南京城市规划》(编入《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把握特色,在现代化建设中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城市规划的深化与规划管理的强化》,《大城市的发展与控制——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订的思考》,《关于我国城市规划体系问题的思考》,《城市环境与城市现代化——以南京为例》,《城市规划编制体系新框架研究》等;合作主编《中国城市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等。
组织并参与编制南京市主城分区规划,获建设部优秀设计项目二等奖;在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的编制工作中任中心组组长;参与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调整工作;参与南京老城保护与更新规划编制。
目录
吴良镛先生致作者的信
“人居环境科学丛书”缘起
《南京城市规划史稿古代篇·近代篇》序
前言
绪论
0.1龙盘虎踞——山川形势
0.2古城兴衰——战略区位
0.3天材地利——规划理念
0.4历史传承——城市特色
0.5借鉴探索——规划体系
第1篇龙盘虎踞吴头楚尾
第1章远古洪荒
1.1地理位置
1.2地质特征
1.3地形地貌
1.4南京先民
第2章先秦勾吴
2.1原始聚落:北阴阳营遗址
2.2远古传说:姜雷方山封侯
2.3夏、商、西周
2.4春秋战国
2.5“吴头楚尾”
第3章秦汉秣陵
3.1秦
3.2西汉
3.3东汉
第2篇六朝繁华南北交融
第4章六朝建康
4.1定都、偏安、沿袭
4.2“大建康”
4.3都城
4.4宫城
4.5外郭
4.6园林、宅邸
4.7坛庙、陵寝
4.8石刻
4.9小结:都城建设的继承与创新——南北交融的结果
第3篇南唐复兴承前启后
第5章隋唐丹阳
5.1隋
5.2唐
第6章南唐金陵
6.1杨吴与南唐
6.2杨吴金陵
6.3南唐江宁
6.4寺院、陵寝
6.5小结:前承六朝后启明代
第7章南宋行都
7.1北宋江宁府
7.2南宋建康府
7.3水陆交通及造船业
7.4寺庙、陵墓
7.5厢坊、镇市
第8章元代集庆
8.1集庆路与“南台”
8.2集庆路城
8.3交通运输
8.4佛寺
8.5镇市
第4篇明都辉煌规划杰作
第9章明朝南京
9.1“国初三都”
9.2应天府与京师
9.3都城
9.4皇城
9.5宫城
9.6外郭
9.7坛丘、寺庙、园林
9.8陵寝
9.9城镇
9.10小结:古代城市规划的杰出范例
第10章清朝江宁
10.1江宁府
10.2南京与《红楼梦》
10.3江宁行宫
10.4秦淮河、孑L庙及贡院
10.5民居及园林
10.6门东、门西
10.7村镇
第5篇近代民国中西结合
第11章晚清洋务
11.1近代史的发端
11.2太平天国天京
11.3城市近代化的起步
第12章民国首都
12.1政治中心
12.2城市近代化
12.13都市主要计划
12.4细部计划
12.5市政公共设施专项规划
12.6建筑风格
12.7规划管理
12.8抗日战争时期的南京
12.9小结:民国南京城市规划的时代价值
第6篇全新时代曲折前行
第13章过渡时期
13.1过渡时期总路线
13.2改造旧南京
13.3初步规划
13.4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
13.5规划管理
第14章道路探索
14.1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4.2“”形势下的南京城市建设
14.3区域规划和缩减调整规划
14.4外围城镇规划
14.5详细规划和专业规划
14.6规划管理
第15章十年内乱
15.1十年内乱
15.2内乱中的南京
15.3轮廓规划
15.4居住区规划
15.5专业规划
15.6规划管理
第7篇改革开放探索创新
第16章改革开放
16.1综述
16.2城市空间发展规划理念:圈层式城镇群体-都市圈-多中心、开敞式
16.3传承历史文脉彰显城市特色: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16.4规划编制体系: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
16.5规划管理法制化
16.6小结:对城市规划工作的探索
结语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