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老照片(第104辑)
字数: 120000
装帧: 简装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作者: 冯克力 主编
出版日期: 2015-12-01
商品条码: 9787547416884
版次: 1
开本: 其他
页数: 189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
¥20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一张照片、一段住事,《老照片》出版也有五个年头了,把以前出过的集子合成四大本珍藏版,也算给《老照片》留个历史照片吧!
“逝鸿片羽”、“旧事重温”、“凝望集”、“故时风物”、“名人一瞬”、“秘闻片影”、“私人相簿”、“环球影存”、“记者手存”、“法国专稿”、“照片考证”、“再品斋”、“事件写真”……在回荡着回忆的背景音乐声中,你可以慢慢咀嚼每一个故事、每一张照片、每一个细节,细细体味我们经历过的或未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或未听说过的,任这些云烟般的往事穿透时空、萦绕在我们的心头耳边……
冯克力主编的《老照片(第104辑)》出版后风靡海内外,至1997年每辑销量达30万册,是当年十大畅销书之一。
目录
韦亚南 父亲与西藏
陈本钧 时代大变革中的一位知识女性
崔英 大舅
李守民 我的母亲
秦博瑞 平凡的母亲
李义福 1957年:岳父参加国庆大阅兵
史卫平 1914年:德国飞机迫降海州
薛原 1948年:美国兵镜头里的青岛“相貌”
王道 倩影芳踪今何在
谭金土 相框里的秘密
胡存珠 大闺女小女婿
齐国利 青春的脚步
刘剑侠 1960年:省医疗队在潍坊
于泽涛 饥饿年代的存照
孙国辉 两位国际友人的赤峰之恋
沈飚 1952年中国农民代表团访问苏联
林明 《老照片》与老照片
黄崇华 《老照片》情结
王永义 我和《老照片》的不解缘
苏昀 一晃十四载
冯克力“个人主义价值”的联想
封面 连云港的教会医院手术楼(史卫平)
封二 彼时的文人雅集(林雳)
封三 顾家女性亲戚在园林留影(王道)
摘要
平凡的母亲
秦博瑞
母亲生于民国之初,和彼时绝大多数女性一样,没有自己的名字。嫁于父亲之后,以秦王氏称之。开明的父亲认为人当有名,后来便为母亲取名王惠兰。1915年母亲生于安丘县高崖街(今属昌乐),1962年病逝于潍坊,享年仅47岁。英年早逝,家人悲痛不已。今年适逢母亲100周年冥诞,远逝的音容笑貌重又萦绕在儿女们心间。
母亲一生育有二子三女,21岁时头胎生我,因逾期多日才分娩,母亲备受拖累。不久,父亲便去博山投奔本族兄长、民族企业家秦鲁丰先生,在他开办的“鲁兴”煤矿,当了一名杂支房“先生”(即今之会计)。母亲便抱着幼小的我,住到了姥姥家。恰在这时,我生了极严重的“鹅口疮”,多日不能吃奶,日见瘦弱,奄奄一息。婶子大娘们看着我没有希望了,便劝母亲把我放弃了吧,母亲闻听此言边流泪边把我紧紧抱在怀里,表示决不放弃,到处求爷爷告奶奶请人家“拿死马当活马医”。“母爱所至,金石为开”,后来找到一位民间中医用偏方治好了我的病,从死亡线上把我拉了回来!
一年夏天,母亲抱着我在田间帮着舅舅看西瓜,突然黑云密布下起了瓢泼大雨,霎时间上游的洪水汹涌而至,原本就不甚坚固的瓜屋子一下子被卷进了漩涡,漫腰深的大水冲得人无法站立。母亲一手死死地把我揽在怀里,生怕有半点闪失,一手拽着舅舅在一片汪洋中挣扎。雨后看到满坡冲烂的瓜秧和遍地即将成熟的西瓜,兄妹二人抱头痛哭一场。母亲低头看着怀中的我安然无恙,立即转悲为喜。在我两周岁时,母亲带我去博山找父亲。靠父亲低微的收入,生活难以为继,母亲便帮人缝缝补补,洗洗涮涮,挣几个零钱补贴家用,1943年夏天,父亲回老家向博山贩运木材(彼时家乡盛产松柏,木材资源丰富),一段时间没有在家,驻博山的日本宪兵队诬陷他有“八路嫌疑”,夜间到我家搜捕,母亲闻讯吓得跳墙躲藏,跌落在赵姓邻居院内,脚踝骨折,一躺就是半年多动弹不得。加之我姥姥在家乡高崖,因抗拒日本鬼子抢夺她养的老母鸡和辣疙瘩咸菜,被打得头破血流。从此母亲对日本鬼子残害中国人的罪恶行径,更是恨之入骨。1945年春,全家迁居潍县,父亲在其族侄开的生油代理店里帮忙。此时大妹已经两岁,第二年又添了二妹,一家五口,日子过得有些拮据。家里全部针线由母亲一人承担,衣服、鞋子大都是她挑灯熬夜做的。特别是她自己在腿上搓麻线,纳鞋底,做布鞋,既合脚又结实,一双能顶买的两三双穿。
1947年,时为高崖街一村村长的大舅王玉堂,在转移过程中被还乡团分子杀害。母亲得知后,虽悲痛万分,却深明大义,表现得异常镇定,她知道一奶同胞的兄长是为了贫苦老少爷们的解放而牺牲的,死得光荣,死得其所。潍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家里的日子越发不好过了,母亲便带着我们到城外挖野菜回家充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父母干起了餐饮业,日子逐渐好了起来,并相继添了三妹和弟弟,一家七口,其乐融融。正当生活越来越好的时候,母亲却罹患上了宫颈癌。当她得知自己患的是“不治之症”时,十分坦然。后期虽经常疼彻肺腑,但始终表现镇定,不让儿女们为她难过。虽经中西医多方治疗,最终也未能挽救母亲的生命。
母亲的一生虽然平凡而短暂,但她遗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却能代代相传。母亲没进过一天“学屋”门,但却谙熟许多民间流传的“治家格言”,知事达理,甚至能“出口成章”。经常运用一些富有哲理的俚语,教育我们怎样为人处事。在教育我们怎样做人时说,“从小看看,长大一般”,“一岁不成驴,到老是驴驹”,要我们从小学好,长大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在讲怎样处事待人时说,要“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教我们互敬互爱并倍加敬重别人;在教导我们怎样居家过日子时说,“勤紧(勤劳节简之意)、勤紧,吃饭拿准。懒惰、懒惰,必定挨饿!”
母亲的谆谆教导,代代相传,我们子子孙孙受益匪浅。谨以此拙文,表达对母亲百年冥诞的纪念。
P60-6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