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联系客服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心曲
字数: 200千字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上海三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作者: 史鹤幸 著
出版日期: 2015-10-01
商品条码: 9787542652959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01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
¥4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收藏
上架到店铺
×
Close
上架到店铺
{{shop.name}}
点此去绑定店铺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2.05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甬剧丑角谓“草花”,其心语就是一曲缱绻的戏。在中国传统戏曲中的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丑排位很后,但它却不可或缺,年逾七十的俞志华,自幼耳濡目染于滩簧,少年考入宁波团,科班出身,是一位集表演、编剧、导演于一身的戏曲行家,更是以这样一个鲜活的“草花”专业户而为人啧啧赞赏!史鹤幸著的《心曲(一个孤独的甬剧守望者)》是关于堪称宁波滩簧的一块“活化石”俞志华演艺生涯和艺术经历的介绍,还有其自编自导自演的戏曲剧本。
目录
第一章 戏曲:两个生命的对话
一方水土
人文水乡
走出象山
社戏滋养
话说氍毹
戏曲之魅
第二章 甬剧:想说爱你不容易
投门甬剧
似水流年
第三章 戏迷:不痴不迷不成戏
草台历练
编导一身
桥头老三
第四章 韵辙:无韵无辙无为曲
甬剧韵辙
四明南词
第五章 非遗:甬剧非遗非生意
传承滩簧
甬剧非遗
甬剧姓甬
英雄相惜
戏曲物语
第六章 舞台:戏曲有约一生情
淡泊人生
戏者仁言
旧雨新知
滩簧如梦
戏曲创作
叫板张帝
附录
新编清装甬剧《凤岙王升大》(全本)
新编清装甬剧《乡下贵发哥》(第七场)
近代甬剧《上海滩上李家门》(第六场)
宁波滩簧《婆媳和》(首场)
摘要
一方水土
俞志华的故事,其七十载的戏曲心路与身体力行,恍恍然就是宁波地区的一部曲曲折折的由滩簧走向甬剧的起起伏伏的编年史,其间或喜或悲,或兴或衰,或者两者兼有,彼此渗透……
俞志华,1944年出生于宁波鄞县下应史家码村。正是那里的一方水土数十年,滋养了他一口石骨铁硬的宁波土话,话语中无意问掺有几分戏曲唱腔的妩媚,刚中带柔,柔中有刚,言行举止中还有以肢体语言为辅,有意无意问平添了几分舞台程式之美。
甚至说着说着,竟然手舞足蹈起来,恍然一幕原汁原味的滩簧正在开演……有人说,俞志华的生活场景,仿佛就是一部戏曲程式,只是戏曲中的生旦净丑,其每一角色尽是他一个人担当,咿咿呀呀地演绎成了一折戏曲。有感慨、有气馁、有欣慰、也有无奈――多少心绪、心结、心境在其中。
史料称,俞志华出生的史家码村,相传大宋南渡,史氏一脉携家族上下在此为官,从此移居于此,休养生息,直至“四明史氏”先祖史弥远归阴之时,乃在此建有多穴主坟,而其中有一穴建于胡公祠旁,其名“史家墓”。
史家子孙为守坟而定居于此,并繁衍不息,渐渐形成了一个自然村落,故称“史家墓”村。可能史族后裔觉得“墓”字作为村名不太好听,而村中有多个航船码头,宁波方言中“码”和“墓”读音相近,于是“史家墓”就改称“史家码”。缘此史家码村成了宁波市鄞州区(旧称鄞县)下应街道的一个自然村而载入史册,从中它记录了宁波城乡沿革的一段风迹烟痕的过往而供人凭吊与回望。可见,史氏家族乃南宋江以降之宁波大姓。
回眸,千年前的史氏先祖史弥远,曾任宋宁宗、宋理宗两朝宰相达二十六年,在这里建有宗庙。以前,但凡史家子孙每年都要到宗祠进行祭拜,朝廷文武百官路过此地,也要下马、下轿拜祭。今天,史家码村还遗留着史氏宗祠。该祠位于村东北面,建于清朝,距今已有二三百年历史。史氏堪称“一门三宰相,四世二封王,七十二进士”,为称“北宋杨家将,南宋史家相”之誉。
当年,鄞县撤县设区的规划中,有人提议鄞县改称明州区,那也不错,仍是一个传统的人文名称。却有有识之士称,还是用鄞州区更好。因为,鄞州区仍保留这个鄞字,否则鄞字将从此消亡,成了一个死字。这是决策者的一个英明之举,一个汉字将永远记载着“从鄞县到鄞州”的过往,那是宁波人的过人之处。
再说,下应的史家码人心灵手巧,不但会唱甬剧,还会刺绣。金银彩绣是在真丝缎子和其他料子上,用金线和银线盘绣,用各色彩线绣制而成的工艺品,是宁波刺绣的代表,又称仿古绣,曾与蜀绣、苏绣齐名。金银彩绣“非遗”传承人、“巧手绣娘”史翠珍便出生在史家码村。史家码村位于宁波市东南、鄞县大道以南,东邻黎明村,南邻云龙镇前后陈村,西邻河西村,北邻东兴社区,地域面积0.9平方公里……
这个鲜有城市喧嚣,而是多了一份乡村惬意与安逸的史家码村,村里溪流逶迤、杂树生花,尤其炊烟袅袅中的黄昏,更是俨然一帧巨大的写意油画,一纸水墨淋漓的田园风光,旖旎而风情万种。尤其,村里水中一座石桥横卧,古朴而沧桑,道不尽千年水乡的人文走向,桥身上镌刻的几个大字“史家码”依稀可辨,静静地向人们诉说着这里的过往,荣辱不惊地守望着、迎送着太阳的升起与降落,可是摩挲石桥心里竟有一种温暖的感觉。多少岁月可以重来,它们都梦幻成为一幕幕的文化与戏曲。或喜或悲,因人而异。尽管有些地方斑驳陆离,有些地方还受雨水与岁月的浸渍而有所褪色,却反而多了几份沧桑感――那是俞志华的故乡,一个凭吊乡愁的地方。
只是,现有户籍人口351户848人,外来人口竞有2500多人。今天,俞志华走在故乡的村村落落,大有“乡近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曾经的模样已不复存在,他沿着小河之畔行走,高高矮矮的房屋里进进出出的都是陌生的外来人口,令他有“故乡在何处”的错觉。
今天,史家码村隶属于鄞州下应街道,它地处鄞东水网地带,河道纵横,其中前塘河东通东钱湖,西达宁波城。往日,绿色的田野、轻柔的暖风、奔跑的孩子、浣洗的妇女、听书的老人、残存的遗迹,都一一成了下应的一个人文景观。史家码,俨然一个田园风光、山川形胜。
P2-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