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四重"载体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 字数: 246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马文刚 等 编著
  • 出版日期: 2015-09-01
  • 商品条码: 978730911789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1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5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四重”载体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分析科技园区和新兴产业建设的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团队即“四重”的内涵外延、构成要素;“四重”体系的关联、结构、机制、特征和效应;“四重”实践主体的价值取向、行为表现,并在建立评价“四重”的指标体系的人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四重”建设的实践基础,意义、趋势和措施。为推进科技园区和新兴产业载体建设提供借鉴。
目录
第一篇“四重”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第一章重点区域
第一节重点区域的地域范围
第二节重点区域的形态特征
第三节重点区域的主导产业
第四节重点区域的辐射能力
第五节重点区域的体制机制
本章小结
第二章重点领域
第一节产业领域及分类
第二节重点领域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重点领域的要素禀赋
本章小结
第三章重点企业
第一节重点企业是创新体系中的关键主体
第二节重点企业在创新体系中体现的关键特质
第三节重点企业的规模和效益
第四节重点企业的主导地位
本章小结
第四章重点团队
第一节重点团队的内涵与特征
第二节重点团队的能力及构成要素
第三节重点团队的价值实现
第四节重点团队的维系和发展机制
第五节重点团队的价值评价
本章小结
第二篇“四重”的关联、结构、特征及效应
第一章“四重”之间的关联
第一节“四重”之间的关联形态
第二节“四重”的关联节点
第三节“四重”的关联需要
本章小结
第二章“四重”体系的结构和机制
第一节“四重”体系的结构模型
第二节“四重”体系的信息反馈机制
第三节“四重”体系的统筹机制
第四节“四重”体系的调节机制
本章小结
第三章“四重”体系的特征及效应
第一节“四重”体系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四重”体系的本质特征
第三节“四重”体系的效应
本章小结
第三篇“四重”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指标
第一章“四重”的价值取向及行为表现
第一节创新性价值取向及行为表现
第二节高端化价值取向及行为表现
第三节国际化价值取向及行为表现
第四节市场化价值取向及行为表现
第五节“四重”价值取向及行为表现的综合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四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第一节提取“四重”评价指标的原则
第二节对重点区域评价指标的提取
第三节对重点领域评价指标的提取
第四节对重点企业评价指标的提取
第五节对重点团队评价指标的提取
第六节“四重”评价指标的重叠与差异
本章小结
第四篇“四重”建设的实践基础
第一章建设重点区域的实践基础
第一节创新功能的空间布局
第二节园区形态的比较优势
第三节主导产业的发展实力
第四节创新功能的辐射效应
第五节体制机制的基本保障
本章小结
第二章建设重点领域的实践基础
第一节新兴产业的建设成效
第二节特色明显的细分领域
第三节具有领先地位的新兴产业
本章小结
第三章建设重点企业的实践基础
第一节张江示范区企业的重要地位
第二节张江示范区的领军企业
第三节张江示范区企业类型注册和落地情况
第四节张江示范区促进重点企业建设的主要措施
本章小结
第四章建设重点团队的实践基础
第一节人才发展情况和集聚特点
第二节张江示范区重点团队的主要情况
第三节张江示范区人才管理服务创新
本章小结
第五篇“四重”建设的意义、趋势和措施
第一章“四重”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战略目的性
第二节布局前瞻性
第三节建设引导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四重”建设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创新性发展趋势
第二节市场化发展趋势
第三节高端化发展趋势
第四节国际化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第三章“四重”建设的主要措施
第一节“四重”建设的总体布局
第二节“四重”建设的对象选择
第三节“四重”建设的创新发展
本章小结
附录对评价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团队基本指标的解释
第一部分对重点区域基本指标的解释
第二部分对重点领域基本指标的解释
第三部分对重点企业基本指标的解释
第四部分对重点团队基本指标的解释
后记
摘要
    null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